而且现在这样外放一点,也可以更好的应付即将到来的一切。
一切可能存在的疾风骤雨。
***
手机明明暗暗,池景之强迫自己不要去想了,虽然他真的很好奇楚辞到底带的什么朋友来看剧。
他心痒死了!但他现在见不到人!
换完戏服化完妆的池景之努力深呼吸,闭上眼,把平生最悲伤的事情都想了个遍,才慢慢地进了状态。
作为一个非科班出身的演员,池景之演戏靠角色上身。
等他再睁开眼,云起已经在他身上了。
此时的池景之还不知道云起的原型今天也在台下,不过他知道这个故事的书写者在台下。
场铃三响,大幕拉开。
这是楚辞第一次看大剧场版的《梅雨季》——大四的时候池景之请全宿舍看过驻演的小剧场版的,但是大小剧场对同一个故事的改编和呈现方式还是有所不同。
说句实在话,他上次看小剧场版《梅雨季》的时候差点给自己看出应激来,幸好当时旁边有个姑娘可能是实在没忍住,后半场有一段抽泣得有点明显了,直接一下给他把应激反应吓了回去。
……就是最后走出剧场的时候眼眶都红了。
回忆了一下自己的光荣战绩,这次楚辞果断地备好了纸巾。
不过这次可能是尘连青就在他身边的缘故,楚辞全程好好儿的,甚至有好几次把声音压得低低的笑了两声。
比如看到云起拽着主角俞州撒丫子跑躲校霸时被蹭了一脸灰的时候,比如翻墙跑到外面避风头结果被教导主任抓,比如云起一边把俞州护在身后一边一通输出把想欺负俞州的人呛了个死去活来……
尘连青借着舞台上的光悄悄侧头去看楚辞的侧脸,突然很想和他说话,但是出于对剧院礼仪的尊重,动了动嘴唇,最终一声没出。
他看出来了,云起有一部分是楚辞的幻想,还有一部分是他。
而俞州,他不仅是楚辞,也可以是何小荷,也可能会是其他受到过创伤的人。
最后一句台词落下,满场掌声,演员开始谢幕返场。
在掌声的掩护下,尘连青在楚辞耳边说:“你是我遇见过最亮的星辰。”
楚辞一边鼓掌,一边向他笑。
这个故事的最后一句台词、尘连青五年前抱着情绪失控、极度自厌的他颤抖着反反复复说的那句话。
楚辞心里忽然爆发出一种强烈的感情:去他的什么前世今生,什么我是谁他是谁谁是谁,反正顺其自然就好了,没事不管,有事也一概不管。
尘连青说的有道理,反正人活着就几十年,就这样迷迷糊糊的也就过去了,为什么要因为外界的纷纷扰扰而内耗自己?外耗别人不好吗?
或者,就让那个面具长在脸上也好——
“你也是我见过最亮的那颗星星。”
***
池景之从演员通道颇为生疏地溜走,没溜成,好脾气地给零星几个在等他的粉丝签了名,和他们表达了自己和朋友有约不能多聊几句的歉意,便马不停蹄地跑路了。
等他和楚辞他们在约好的火锅店里碰上面的时候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来个人告诉他他们幺儿到底是怎么被一个染着绿毛的斯文败类给拐了!
偏偏老大老二还完全没有察觉到。
“我们住对门,我有事的时候尘哥有时候也会帮帮忙搭把手什么的。”楚辞一边把油条按进清汤锅底里,一边说着,余光里看到了池景之,便冲他招了招手:
“三哥,这边!”
三哥顶着刚下台的全妆慢吞吞地挪过来坐下了,声音中带着一丝十分明显是演的幽怨:“你们怎么不等我就开始了?四年的舍友情呢?”
庄博衍敲了敲碗,懒洋洋地说:“差不多得了啊,台上演完没过瘾台下还想跟我们演?”
他说完这句话,王舒和楚辞纷纷笑了起来,尘连青嘴角也微微上扬了。
“这家店我上学的时候来过几次,性价比超高。”趁着庄博衍和池景之顺着话头掐起来,楚辞给尘连青夹了一筷子油条,小声和他说:
“尝尝看,油条泡汤,绝佳的美味。”
尘连青顺从地咬了一口,鲜香的汤汁软塌塌的油条里溢出来,确实味道很不错。
他也就这样说了,收获了楚辞赞扬的目光。
尘连青没有很强烈的想要加入楚辞的交际圈的想法,况且他刚刚有感觉到池景之对他有一种莫名的不满,他只是撑着下巴听他们聊天,听到有趣的事情也跟着笑。
这是一个很惬意的夜晚。
没有毫无征兆背刺人一把的时历,没有陌生的时空,有的只是正常的普通的年轻人的夜宵与夜谈。
多年以后,楚辞回想起这个夜晚还是很愉快。
但这个时候的楚辞还没有察觉到这是他最后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