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乒坛小疯子她大满贯啦[乒乓] > 第18章 团体(1)

第18章 团体(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我采访一下周刻先生,身为当事人有什么感受呢?】

周刻被左右两人挟持着,根本够不到自己的手机,看着邵夺和齐冠宇两人把着他的手机一个个打字。

【求剑:能和林小姐传出桃色绯闻,我荣幸之至。】

怎么突然这么直接……

林春休脑子一转,立即想明白怎么回事。

【我?:齐哥还是邵哥?】

两人看到林春休一下子就发现了端倪,一起翻了个白眼,把手机还给周刻。

“好好谈你的初恋吧……小周队!”

------------------------------------------------------

林春休和周刻聊完天,手机就收到曾书禹发来集合开会的消息。

在比赛期间,华国队的习惯是在当天所有比赛结束后的晚上,集合开一次大会,主要是提醒明天的赛程和注意事项。而在大会结束后,队员会和自己的场外指导一起开一个小会,目的是总结今天的比赛和提前讨论明天的战术。

等到大会开完后,女队四人到曾书禹房间集合,商讨明天上午对战印国队的战术,以及明天下午很大可能会在决赛遇到日国队时的战术。

曾书禹针对每个人的比赛部分分别布置了战术后,给四人自由提问的时间。

四人面面相觑,最后把目光投向了林春休。

这里只有林春休是曾书禹的亲传弟子,其他人和他并没有很熟。

林春休犹豫了一下,还是问了出来。

“印国队的双打搭档阿科塔沙和纳伊是双胞胎,我好像分不清怎么办?都是反胶就算了,关键是还都是特殊打法,每个球的旋转都在变化,这不是纯纯恶心人嘛。”

此话一出,明天要和林春休一起迎战双胞胎的江忆瑶陷入沉默。

她本身就不擅长打颗粒胶,再加上对面还是双胞胎,简直就是不讲武德。

曾书禹听到林春休的问题,也沉默了一下。

他尴尬道:“这确实是教练组的失误,主要是没想到印国队会进四强,还个个都是特殊打法,”但紧接着又强调道:“但是临场应变是运动员的基本素养。”

林春休先是撅嘴,显然对这样的回答不满意,但是随后还是好奇地问道:“如果是曾导在赛场上会怎么区分双胞胎啊?”

曾书禹沉思一会,说:“上场时不是可以看胶皮吗?先通过胶皮把人认清楚了,然后猜完球后牢牢盯住你接的是谁的球,记住她的胶皮,等下一局两人再交换信息。”

两人想了一会,应下。

第三天,林春休神采飞扬地离开酒店的时候,在门口就碰到几个看了她昨天比赛就立马粉上的新晋球迷。林春休快乐地给球迷们签完字,一蹦一跳地跟在曾书禹身后,前往比赛场地。

从今天开始,她也有粉丝了。

再也不是查无此人的炮灰了。

除了三大赛是八强以后的赛事有直播和解说,其他比赛一般都是四强开始直播解说。今天华国女队对战印国女队这场四强比赛的解说是大家很熟悉的面孔——前任华国女队队长,被称为“世界第一女削球手”的江愈愈。

比赛开始前十五分钟,解说直播正式开始。十一月底作为比赛空窗期,还是有不少球迷涌入直播间,看看华国的年轻一辈乒乓球运动员的能力。

抽签抽中客场,曾书禹和印国教练在开场前三十分钟已经填好表格:

A:穆克塔(右横,正生胶,反长胶)

B:纳伊(右横,正反胶,反长胶)

C:阿科塔沙(左横,正正胶,反防弧)

X:董文希(右横,两面反胶)

Y:江忆瑶(左横,两面反胶)

Z:林春休(右直,两面反胶)

一般来说,防弧胶皮最常见的地方是日国,就连曾书禹都是第一次在世界级比赛上看到非日国选手用防弧打法。

双方共四名运动员入场,分别入观战席。裁判示意第一场双打比赛即将开始,林春休和江忆瑶对视一眼,跨入栏板。

猜球环节结束后,因为林春休强势的发球,两人选了发球。随后两人就迫不及待地和印国双胞胎交换球拍,互相确认胶皮。

认好人后,四人开始赛前的练球。

阿科塔莎和纳伊没亮出长胶面和防弧面,只用常见的的反胶和正胶练球,避免对手过早适应自己的特殊打法。

“两位印国运动员无论是正手还是反手都不肯用长胶和防弧来练球,一练反手就开始倒板,”江愈愈自己的打法就是反面生胶削球,对于颗粒打法的了解也比较深入:“这种赛前练球是颗粒胶比较常见的方法啊,可以掩饰自己的胶皮性能,在开局比较好获得先机。”

赛前练球结束,发球权在林春休手上。

双胞胎的接发球人从阿科塔沙换成纳伊。

林春休再次确认了一下自己接的是阿科塔沙的球。正胶不用管,只要注意反手的防弧胶皮就行。

林春休弯下腰,在桌底下伸出大拇指和食指,表示发的是上旋长球,随后又伸出两根食指,示意江忆瑶准备进攻。

江忆瑶点头,根据林春休的指示调整身位。

林春休更偏向于战术型选手,在磨合的时候就被指定是主要的战术制定者。

等到对面的双胞胎也做好准备后,林春休开始发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