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校第一周基本是自习,这次疫情来得突然,打乱了教学进度,年级组紧急开了好几次会,商量怎么补进度。
上学期出的周测有五六份没来得及测,每科加在一起多得吓人,刚好拿来糊弄学生。
毕竟复习最快的方式就是刷题,这个寒假再浪,刷完了,死去的记忆也复苏了。
然后趁热打铁,马上接上了开学考。
这是他们这届第一次练理综合卷,考得比较随意,所有人都在本班考,除了位置拉开一些,时间充裕一些外,和平时的周测没什么区别。
刚好也到了换位置的时间,发下各科答案后阚清就上了讲台。
梁潼看何映拿着红笔对答案,撑着下巴问:“这次考得怎么样?”
“挺好的。可能我比较适合合卷考。”
这次开学考测是是上一年的高考题,何映意外的还有些印象,加上他不用适应分卷变合卷的时间分配,答得很顺利。
因为还是冬天,前后门都是关着的,教室里闷热不透风,他们为了提神就开了一点窗,冷风从缝隙里钻进来,效果立竿见影。
梁潼眯着眼,声音和窗外风刮过树叶的沙沙声融在一起:“我也进步了,要不我们这次还坐一起?”
非常自然地发起请求。
平心而论,和梁潼同桌后,何映上课都比之前认真,还改掉了不爱做笔记的毛病。
完全没有拒绝的理由!
于是他们怀揣着自己的私心一拍即合,等着看新鲜出炉的座位表。
阚清不知道为什么心不在焉,选区时总漏掉底下的几个人,按了三次才得到最终结果。
何映在第一组倒数第二排,梁潼在第三组最后一排。
半斤八两的位置。
他两看到后对视一眼,没忍住乐了。
梁潼没坐过后排,平时他都直接换到前面去了,这次没一点犹豫:“那我去和你同桌换。”
“还是第一次坐第一组后面。”
何映倒是描过好几次第一组的边,不是很美好的经历——那边靠走廊,坐里面的靠窗容易被看班老师抓开小差。
他有些无奈地和梁潼介绍,那里一般是日漫主角位。
后排靠窗,王的故乡。
梁潼没看过日漫,不过还是弯着眼笑道:“那刚好,你挺有主角相的。”
何映的同桌很好说话,甚至没问梁潼坐哪就麻利地答应了。
就是从第四组第一桌搬去第一组最后面很麻烦,接近于对角线,进进出出的很麻烦。
梁潼的抽屉拉开,短短一周就又塞满了吃的。他自己不怎么吃零食,基本都拿来投喂何映,像抓来试毒一样,还要认真地问何映哪个口味比较好吃。
好吃的下次多买点,不好吃的拿去给高博文,反正这孩子不挑食,还很开心地说“谢谢潼哥”。
何映这才惊觉,梁潼的投喂太自然,他自己都没意识到不对,不知不觉已经被养出了肚子饿了就掏梁潼抽屉的习惯。
梁潼把零食摆到书柜上,路过的人惊叹道:“潼哥你打算在班上开小卖部啊?”
“这个饼干好吃不?”
梁潼很是慷慨:“你拿一袋试试吧。”
他显然小瞧了同班男生的嘴馋程度,平时梁潼太高冷了,大家不敢和他聊天,现在有人起了这个头,就有一群人蜂拥而上,把如山般的零食洗劫一空,比起土匪都要过犹不及。
偏偏嘴甜,一口一个“谢谢潼总”。
何映看着这群人如蝗虫过境,痛心疾首道:“抢劫啊!我作为同桌都没好意思拿这么多!不知道竭泽而渔没以后吗?!”
有人回他:“难道留包还能长成树吗?”
何映伸手:“实践出真知,你放回来,一个月后看看长没长。”
别人只当他开玩笑,嘻嘻哈哈地走了。
何映突然觉得很烦躁,对拿零食的人,对零食本身,也对梁潼。
何映其实是个很大方的人,据何立说这孩子打小就喜欢分享,给他买一箱牛奶,他能自己只留一盒,其他全分给同小区的人。
但这是梁潼买给他的零食。
——上辈子梁潼都没给他买过零食。
哪怕他吃不完,他也不想分给别人。
梁潼搬完东西后何映已经坐在新位置上了,安安静静地看着班上闹哄的人,明显是不太开心的样子。
梁潼猜不准他的心思,毕竟何映平时都心情很好,尤其是在自己面前。
梁潼回忆了一下自己都干了什么,但找不到让何映心情不好的原因。
总不能是因为分零食吧,平时他给高博文何映也没有任何反应。
他不擅长哄人,干脆伸手在何映眼前晃了晃:“发什么呆呢?”
“在思考人性。”何映随口胡诌。
梁潼坐下靠近他:“思考出了什么?”
何映闭口不谈。
梁潼才包里掏出了一个布丁,拳头大小:“听说哲思在享用甜食时更容易迸发,希望大哲学家想出什么后给我讲解一下。”
何映眼睛跟着他的手在动,像被主人拿着鱼罐头诱惑却只能按兵不动的猫一样,好一会才说:“怎么还私藏皇粮。”
梁潼冲他笑:“专门留给你的。”
何映很容易地就被一个布丁哄好了,还要强撑道:“其实我不怎么喜欢吃甜食。”
“噢。”梁潼给他顺毛:“那你喜欢吃什么,我明天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