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折桂令 > 第40章 “陆千金”

第40章 “陆千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与传闻相悖啊,半夏思虑片刻,走过去对晋王道:“殿下,奴婢可否查看一下庆元二十四年至庆元二十六年的账册?”

晋王不答反问道:“为何要查验那三年的账册?”

半夏抿唇说道:“奴婢发现了一处疑点,所以想验证一番。”

晋王见便不再多问。转头吩咐陈永将那三年的账册取过来。

过了片刻,陈永带着几个官兵又抬了几大箱账册回来。

箱子明显时间久远,上面积了不少灰尘,打开箱子,里面的纸张已经泛黄。

半夏蹲下来,急切的在那一本本账册中快速翻找。陈永疑惑的问道:“在找什么,咱帮着一块找找。”

半头也不抬的说道:“那劳烦大伴帮忙找找,关于陆仁嘉的记录。”

陈永不解问道:“就是那个陆千斤?”

半夏沉默的点点头,继续一目十行的翻看账册。

陈永也加入其中忙碌了起来,晋王见状,吩咐沈姜等人也帮着翻找。

一个时辰后,三年的账册就被他们粗略的过了一遍,将有关于陆仁嘉的记录都找了出来。半夏拿起账册逐一查看,脸色却肉眼可见的凝重起来。

庆元二十四年到庆元二十六年,三年间陆仁嘉到益州走盐多达十余次。每次购入数量确是不多不少千斤之数,名副其实的“陆千金”。

半夏看着手中的账册陷入沉思,既然陆仁嘉确如外界传闻一般,每次只走盐整千斤之数。那他没道理,近三年突然间就变了,可这样一来,账册上有关陆仁嘉的记录又作何解释呢?

私盐,官盐,陆千斤,账册记录减少…。半夏在脑海中将他们不断的串联起来。

突然,半夏脑海中灵光咋现,低头目光死死的盯着账册,如此,就能说通了,一切都说通了…

这也太大胆了吧,灯下黑,大抵就是如此吧!

半夏拿着账册忍不住嗤笑一声,转身来到晋王面前。

“殿下,此前我们猜测,私盐是被当作官盐,通过盐商,神不知鬼不觉运出的益州,之后我们又亲眼目睹了市盐司的人将私盐混入了官盐之中,更是印证这一点。”

“可奇怪就奇怪在,市盐司的账目竟无半点错漏之处。奴婢刚刚才想明白,他们真真玩的好一手瞒天过海。”

此话一出,全场所有人像是被点了穴道,鸦雀无声,目光齐齐落在了半夏身上。

半夏笑道:“殿下可还记得,我们在为君开客栈遇到了一个贵州来的盐商,名陆仁嘉,他还有个诨号陆千金。据说他是因为每次走盐都是整千斤之数,因此得名。”

晋王眼睛微眯,微微颔首道:“好像是有这么个人。”

“可奴婢翻阅近三年的账册时,看到有关陆仁嘉的记录,这位陆千金鲜少有千斤之数。”半夏说着将手中账册递给晋王,将其中关于陆仁嘉的记录一页页的翻给晋王看。

晋王看着账册上的记录,面色逐渐凝重,果然如半夏所言。

半夏继续道:“所以奴婢请求查看前几年的账册,结果三年前的账册中,记录陆仁嘉每次来益州走盐,都是足足的千斤之数。”半夏说完,转身取来三年前的账册,将陆仁嘉的记录指给晋王看。

晋王接过账册,一页页细细看,而后示意半夏继续说。

“然后奴婢将这前后都串联起来,突然就明白其中的奥秘。”

“首先,他们将镜水湖开采的私盐,经市场盐司混入官盐之中,直接存入市盐司的盐库。然后各处的盐商来到市盐司走盐,市盐司就将私盐充作官盐,光明正大的卖给了各位盐商。”

“而就盐商来说,他们对从市盐司购入的“官盐”,自然毫不怀疑,于是不明就里的盐商,手持盐引将私盐大摇大摆的运出了益州。”

陈永急忙问道:“可市盐司的账册不是都能对得上,怎么会…”

“账册造假。”晋王掷地有声说道。

半夏莞尔道:“殿下所言极是。市场盐司正是通过账目造假,瞒天过海,将账目做平了。私盐虽然混在官盐之中入了库,可账目依旧是按盐筹入的账。

“盐商们来益州走盐,往往都是大批量的,他们就趁机将私盐混入其中。例如陆仁嘉,每次购入盐千斤,可账册上只记录了八百斤,这其中就有二百斤私盐。而账册上只需记录售出官盐的数量,银钱入账也只入官盐部分的收益。私盐就这么被卖给盐商,至于收益自是被他们昧下了。”

“如此一来,市盐司的钱账和物账自然是平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陆仁嘉近三年的记录为何会不足千斤,其实他每次走盐仍是千斤之数,只是记录被人暗中篡改了。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益州的盐卖不出去了,因为私盐悄无声息的截了胡,挤占了官盐的份额。”

听完半夏的解释,众人脸色各异,现场寂然无声。

良久,听见晋王轻笑一声,说道:“这一环扣一环,连本王真是不得不称赞一声计深虑远,难怪益州的盐收年年减少,却一直查不出个所以然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