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子到底什么情况?!
从那之后,方辞每天下午自习结束后都会雷打不动地在图书馆门口看上四十分钟的书。袁翮一开始还觉得这小子单纯是在缠着他,后来他发现,即便自己不去,方辞也会如同往常一般坐在那里。
袁翮意识到,方辞跟随的不是袁翮本人,也不是袁翮的阅读进度。
方辞跟随的是袁翮的阅读习惯,遵守的是方辞自己的时间准则。
袁翮说:“读纸质书更加有‘阅读’的感觉,每一次翻页,都是一种独特的精神交流。”
方辞似乎深以为然,因为他第二天就把手里的kindle换成了和袁翮一样的纸质书。
但方辞从不跟随袁翮的脚步,他仿佛给自己设定了一套守时程序,下午五点四十分准时出现,又在暮色降临的六点二十分离开。只要不是暴雨冰雹,方辞都会一丝不苟地执行这套由他自己设定的程序。
袁翮一开始觉得方辞在时间管理上的强迫性有点变态,小半个月过去,他又觉得方辞这样很有趣。
等袁翮反应过来,他发现自己已经会习惯性地在下午自习结束后等着方辞,和他闲聊几句,穿过教学楼下的几棵刺槐,然后一起坐在图书馆门口的合欢下。
有时候两个人都很安静,有时候一个人突然起了话头,他们就会讨论起来,方辞在极力表达观点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站起来,双臂也跟着动作,袁翮坐着,仰起头看他,或点头表示认同,或慢悠悠地驳斥,就这样度过完整的四十分钟,两人又一起离开。
日复一日,转眼已经快要十二月,一周前,上海的最低气温就跌到了个位数。
大家都纷纷掏出了在箱底压了半年的大衣和羽绒服,于是,还穿着短袖走在人群里的袁翮就显得格外突兀,几乎每个经过袁翮的人都要瞄他几眼。
最后连班主任也看不下去,担心地问袁翮是不是有什么困难,袁翮哭笑不得,直说没有,在第二天迫于严峻的形势穿上了一件薄外套,他担心自己再不穿件外套,班主任都要给自己众筹买冬装了。
方辞因为这件事笑了袁翮两天,袁翮默默忍受方辞的调笑,他自己也觉得这事挺离谱的。
“袁翮同学,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太特立独行了,该随大流的时候还是得妥协一下。”
袁翮翻了半个白眼,语气里透着无奈:“我看起来那么困难吗?老杨那天就差直接领我去买衣服了。”
“嗯~这充分说明老杨是一名关爱学生,值得尊敬的人民教师!你应该感动啊袁翮!”方辞根本忍不住笑,话语里表达的敬佩之意硬生生被抹掉七八成。
袁翮不想再搭腔,只求方辞赶紧闭嘴。
方辞笑了一会儿,渐渐止住了,又像是想起来什么事,他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说了出来:“那个,我今天看到你桌上的数学卷子了。”
袁翮偏过头看他,方辞赶紧说:“我没别的意思啊。就是,你最近好像也开始听课了,我觉得你还是想好好学的。”
“袁翮,现在还有时间。”
袁翮没有表态,方辞心里打鼓,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有点多管闲事。
也许是因为过去几个星期的相处拉近了两人的距离,除了薛语丞,方辞已经很久没有和一个同龄人走得这么近。他拿不准,以他和袁翮的关系,这种话能不能说,自己是不是越过了界限,说出了自以为是的,“为了袁翮好”的话。
袁翮没注意到方辞的忐忑,但方辞的话使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变化。
他最近确实开始认真听课了,之前基本不动的数学题,现在会尝试着解开了,上自习的时候也开始做作业了,上个月月考的级排名都往前蹦了二三十名。
归根结底,这样的变化好像都与方辞有关。
袁翮很喜欢书,他喜欢印刷图书的油墨气,喜欢手指翻过书页时的细小摩擦,喜欢在书里看世间百态,看到角色乃至作者的人生。他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打开一本书并沉浸其中,这是他十几年来养成的肌肉记忆。
可是方辞只用了两个月,就让他一个人的阅读时间变得乏味起来。
方辞和他预设的尖子生形象不一样,他以为方辞带着功利的目标阅读,可方辞每看一本书,一个片段,一句话,都有着鲜明的态度。方辞会义愤填膺地指责,会眉头紧锁地叹气,会在受到触动时强忍眼泪,嘀咕着“怎么这样”。
他期待每天傍晚的四十分钟,方辞使他久违地看到了书外世界的人。
突然,不想看书了。
袁翮进入高中以来,第一次在历史课上打开了教材。
他一边听着宗教改革,一边看向方辞。隔着一个教室,袁翮其实也只能勉强看见对方的侧脸,可袁翮觉得自己就是能看见方辞的眼睛。
肯定很亮,方辞认真的时候,他整个人的求知欲都会透过眼睛流出来,还能在他眼底看见自己的倒影。
方辞说他喜欢赢的感觉。
袁翮想起数个自己与方辞辩论时的胜利瞬间,感觉确实挺不错的。袁翮有点理解了方辞对于胜利这件事的追求,也终于对方辞的世界有了好奇。
袁翮和方辞都是怪人,两个怪人站在一起,会看见更有趣的世界吗?或许自己这棵树,也能够以另一种方式长高长大呢?就像方辞一样?
为了让自己开心。
“方辞,你说过会教我数学吧?”
方辞显然没预料到袁翮的反应,呆呆地点了点头,但他很快反应过来:“可是现在我的学习时间都已经排满了,能调整的只有那四十分钟了。”
袁翮知道方辞在这方面不会妥协,何况是他先要求的,于是道:“那一三五看书,二四做辅导。行吗,方老师?”
方辞平生第一次被人叫“老师”,那个人还是袁翮,不由的有些脸热。
方辞点点头说:“可以。那你要认真做题,不会做的可以攒下来问我。”
袁翮想起当初方辞提出的条件:“你的作文...你想怎么提升?”
“呃...其实我上个月月考的语文作文打到56分了。”方辞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感觉心虚,不自在地捋了捋自己的刘海。
袁翮笑起来,打趣道:“我说你怎么突然提这茬儿,原来是觉得占了我便宜啊。方辞,你不厚道。”
“我哪儿有!写作文本来就是玄学,我怎么控制!”申辩不够,方辞还要倒打一耙:“我是看你的卷子实在战况惨烈,这叫乐于助人,日行一善。”
袁翮难得不和方辞抬杠,他双手插兜想着,穿着外套果然还是会暖和一些的。
寒风猎猎,冬日的夜晚来得格外早,月亮从稀薄的云层里露出来,捕捉到了两个少年在此刻并肩前行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