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
金榜题名武状元,洞房花烛美娇娘。
开府建族,十里红妆,把心爱的人儿迎娶进家。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长长的街道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府外设立临时的棚区,炖肘子、东坡肉、红烧狮子头、蜜枣八宝粥……香飘十里,眼花缭乱,种种好菜摆满了露天的桌子。
但凡诚心来祝贺的附近街坊百姓,只消抱拳行礼,满面笑容,恭恭敬敬地对管家的仆人说上几句吉利话,恭喜贺喜,庆贺府上老爷迎亲大喜,百年好合,美满幸福……就可以落座在棚区的饭桌子里,好好地吃一顿荤腥,沾沾这豪门阔府的喜气、财气。
“武状元来了!!!……”
“吉时到,武状元迎亲!!!——”
穿透性极强的鸣锣声震得漫天鼓噪,到处都是无边无际的大红色,到处都张贴满了金漆粉就的囍字。
三十五岁,人生的盛极时刻,官场青云路的开端,晴空万里,鸿雁翱翔,天空中的太阳炫目得不太真实。
万众瞩目里,承载新娘子的花轿落下,喜气洋洋的送亲媒婆偏过身去,用礼制的翠玉竹揽开了喜轿的锦绣帘。
“夫人……”呐呐,不禁望出了神。
明媒正娶,凤冠霞帔,红裙烈焰。
缀着珍珠的镂纱红盖头,暖风中微微飘摇,美轮美奂。看不到面容的她,在送亲媒婆的扶持下,迈过象征红红火火,美好寓意的炭火盆,一步一步,来到我面前。
这短短几步,无比地漫长,让人心等得如此地焦灼、煎熬。
“状元郎,武状元,看新娘子看傻了嘛?愣着干啥,快揭盖头啊!”旁边礼仪打趣儿地催促,看热闹的百姓哄笑作一团。
“揭开啊!……”
“快揭开啊!让咱们街坊邻居也看看新娘子有多漂亮!过过眼瘾!……”
“大人,快揭开啊,金榜题名撞上洞房花烛,喜上加喜,百年难得一遇的大吉大利,不知道多么亨通的运势呢!……”看热闹的几个读书人鼓噪,“让咱们也沾沾福气,指不定明年春闱也能像大人一般,鲤鱼跃龙门了呢!……”
咬着糖葫芦的垂髫小儿欢快跑过,被娘亲一把拉住,按住肩膀,指向方向。
“毛蛋儿乖,快看那边,看漂漂亮亮的新娘子……”
毛蛋儿拒绝。
毛蛋儿专注于甜滋滋、红润润的糖葫芦,啃得满嘴糖霜,幼儿天真纯洁的眼眸眯着,快乐又幸福。
“听娘亲的话,好好读书,好好出息,以后长大了就能像这位大老爷似的,出人头地,光耀门楣,娶美美的新娘子回家……”
毛蛋儿软软糯糯,含糊不清。
“不要新娘子,要糖葫芦,娶糖葫芦回家,糖葫芦好好吃……”
一巴掌糊上了后脑勺。
“净记得吃,小馋虫!唉……”
“……”
所爱之人热烈如火,金子般滚烫真灼,没有这时代深闺妇人的卑懦、羞怯,没有等我这个丈夫按礼节掀开盖头,她自己就伸出两只戴着玉镯的红袖藕臂,猛一把自行掀开了。
扑面而来的明艳溢满了全部的视野,眼里再也容不下其他事物。
大大的肆意的笑容,嫣然如盛开的蔷薇花,云鬓花颜金步摇,盈盈两眸若秋水,含情潋滟。
“宝儿……”
她幸福地唤我,近乎落泪。
碍事的礼仪纠正。
“夫人,不可以乱称呼,要尊称大人为老爷,相公,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