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用你感谢我,我愿意为你做。”沈承说道。
“那我不感谢你,我送给你吧。”林双把糖推过去。
“好吧。”沈承接过去了,没再推辞。
婉仪把午餐肉做成了汤,今天的晚饭大家是在厨房吃。天气热的时候大家在院子里吃饭,现在天气冷了应该去堂屋,但是把饭菜端来端去的太麻烦,知青们索性把桌椅搬到了厨房,反正厨房能坐下,大家也就不讲究了。
最后一个菜炒完,饭就好了,知青们有的端菜,有的拿窝头,还有的拿碗筷。婉仪正在给大家一碗一碗的盛汤,香柔帮着端到桌上。知青们累了半天了,能吃上午餐肉汤都很开心。吃完饭,收拾完,婉仪又烧了两锅热水,现在晚上喝水和洗漱不能在用冷水了。
第二天知青宿舍还没吃早饭,邮递员就来了。他穿着灰色的制服,骑着大梁自行车,车两边挂了两个大邮袋,里边装满了信件。
邮递员送来了不少信件和单据。其中有林双的包裹单和一张汇款单。沈承看到了对林双说,他下次去县城的时候帮她把包裹取回来。林双把包裹单递给了他,沈承听到有知青问林双,是不是她对象又给她寄东西了。沈承只觉得好笑,他现在知道是谁给林双寄的包裹了。
一早上知青们忙着收信,看信,吃早饭。然后又匆匆忙忙的上工去了。林双今天没去上工,她背着背篓和沈承去了后山的山洞。
林双到了山脚下的时候,沈承已经在等着她了,看到她来了就把背篓接了过去。俩人说说笑笑的到了山洞,林双看沈承垒的灶还好端端的很高兴。
这次他们带了一块塑料布来,用完之后就用塑料布把灶台盖起来,林双怕雨水把灶台淋坏了。
沈承这回买的肉是五花肉三层,林双看着肉不少就准备做红烧肉。
两人分了分工,沈承在附近拾柴,林双把案板之类的东西从背篓里拿出来,去溪边洗干净。
沈承拾柴回来的时候,林双正在往锅里加泉水。沈承接过来把锅放到了灶台上。林双把肉切成大块和姜块、料酒一起放进了锅里。
林双让沈承开始烧火。她接着准备桂皮、八角、香叶、香果、米椒。
水开之后,又焯了三分钟。林双把肉捞出来过凉水,清洗干净浮沫。
从新起锅加少许水和油,下入糖,沈承烧小火,林双开始熬糖色。油成微琥珀色时,下入猪肉翻炒上色,接着加入准备好的各种调味料翻炒均匀,然后加入酱油继续翻炒,香味出来时林双加入了足够的水。等水烧开了,用中小火慢炖一小时,中途加盐,这道菜就好了。
沈承烧着火,林双坐在灶旁。
现在这个季节,舒服又不寒冷。天高云淡,空气清新,阳光明媚不刺眼,微风拂过脸颊,林双心旷神怡。
从山上往下看,一层轻纱般的薄雾笼罩着。不远处的农舍若隐若现,白墙黛瓦与金黄叶浪交相辉映,红枫丛中还露出了飞檐的翘角。
山上层林尽染。枫叶红了,银杏树也呈现斑斓的色彩,漫山的贡菊花也肆意的绽放着。
小河旁,白色的芦花随风飘荡。山林间的鸟儿欢快地唱着,这些鸟儿的声音和节奏各不相同,让人不由得沉浸在这美妙的音乐中。
锅中慢慢溢出的肉香和山间的草木香混合在一起。林双拿起锅盖看了看,又把锅盖上,对沈承说道:“行了,灭火吧。”
沈承撤了柴,把带来的生花生放进了灶膛里,用还带着火星的柴灰盖好。
林双把用油纸包着的菜窝头和发面饼从背篓里拿出来,两人开始吃饭。
这道红烧肉,香气扑鼻,色泽红亮,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夹起一块肉放入口中,那丰富的口感和细腻的肉质让人如痴如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每一口红烧肉都是一次美味的享受,让人回味无穷。
沈承吃的一脸满足。林双吃了一个窝头,一块儿发面饼,就吃不下了。剩下的沈承都包圆了,就连浓郁的汤汁他都蘸着菜窝头给吃了。林双坐在旁边,看着沈承劲瘦的身材,也不明白他吃这么多,都吃到哪儿去了。
吃完饭两人收拾好东西,沈承把埋好的花生从凉了的灶灰里挑出来,用包窝头的油纸包好,递给了林双。
下山的时候,沈承拎着背篓,林双拿着她的花生跟在后面。到了山脚下,林双背上背篓先走了。
傍晚,下起雨来,好在都已经下工了,没有淋到人,林双坐在厨房里帮婉仪烧火。
门外秋雨绵绵,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雨滴打在屋檐上,院里的石板上,发出了清脆的声响。空中恣意飘洒的雨滴,纷纷扬扬如丝如雾的落下来。庭院弥漫在雨雾中,似乎有了些许忧伤,却依然美的动人心弦。
这种忧伤很快被五大三粗的香柔打破了,她冒雨跑过院子进了厨房,帮着来干活了。
吃完晚饭,是大家最放松的时候。林双坐在床上,听着外面的雨声,看着手里的高中数学书。她一直在学习,只是没人知道而已。
在睡前林双喝了一茶缸奶粉。这种搪瓷缸子用着很方便,大个的还能装饭菜。林双有两个,一个大的一个小的。把小的茶缸洗干净,林双盖着被子睡下了。
第二天吃完早饭去上工。林双和知青们走在石板路上,青砖小巷被雨水洗涤了一夜,露出朴实又迷人的气息。现在雨过天晴,雾气弥漫着整个村庄和远处的田野,一切宛如世外桃源。林双深吸一口气,雨后的清新空气充满了肺腑。
中午下工,沈承已经从县城回来了,他还带回来了林双的包裹。林双迫不及待的把包裹拆开,除了一些新的军用衣物被褥,还有一些旧的。
除了这些,包裹里还有给她寄来的牛肉干、风干鸡、咸鱼,蘑菇酱和韭菜花酱都装在了玻璃瓶中,大嫂怕路上摔坏了把瓶子裹在了旧棉袄里。
大嫂在信中说,怕林双干活不方便,给她寄来了几件旧衣。还让她注意不要着凉生病,林双寄去的东西已经收到了,他们都很喜欢。林双收拾好东西,欢快的嚼着牛肉干。
天气越来越凉,有天下午,林双从县城回来看到婉仪一个人拿着信,坐在廊檐下哭。林双看了看,其他知青都上工去了。
林双把婉仪带到自己屋里,给她倒了一茶缸热水。
婉仪平复一下说道:“我父母是大学老师带着我妹妹下放到了大西北,平时他们给我写信总说没事都挺好。现在这封信是我妹妹偷偷写的,她告诉我,他们那边天气太冷,我爸爸把厚棉衣都让给她和妈妈穿,他自己穿薄棉袄,结果冻的生病了,经常发烧咳嗽。而且他们也没钱,有时候能吃上药有的时候还吃不上,我妹妹她很怕,吓得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写信给我了。”婉仪说完又哭起来。
过了一会儿,婉仪擦干了眼泪看着林双说道:“林双,你家里条件挺好的吧。”
“还行吧,你想借多少。”林双知道婉仪没有多少钱。怕她不好意思张口借钱,主动说道。
“不是借钱,你等会儿。”婉仪说完就出去了。
很快婉仪拿着一个旧棉袄回来了。她把门插好,借了林双的剪刀,把旧棉袄顺着缝好的线拆开。从里面拿出了一副玛瑙手镯,一个玛瑙手串还有一串项链,两块镯心
“双双,你买了吧,这是我奶奶的陪嫁,从来没人带过的。”婉仪把东西递给林双。
“你想要多少钱。”林双看着手里的东西问婉仪。
“一百块钱。”婉仪狠了狠心说道。
“这些东西以后可能会很值钱,你可要考虑清楚。”林双说道,现在除了黄金这些玉器都不值钱。
“这些东西现在还不如棉花,药物有用 。”婉仪说道,她有些不好意思,这些东西卖一百块钱已经不少了。
“好,我要了,你有没有邮寄东西的那种袋子,要是有就拿过来。”林双说道。
婉仪拿着棉袄,打开门出去了。林双从新插上门,打开墙上的机关,从里面拿出来一百块钱。接着把首饰包好,放进去了,把机关复原好,然后打开门等婉仪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