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家的鸡三天能生十几种病,为什么还生龙活虎活了这么久啊……
不过战报看起来并不枯燥,因为上面会附录五花八门的徐剧和楚地民谣。
我选了几个写得最完整、故事最精彩的徐剧交给了兴和茶楼的老赵——然后不出所料地场场爆满,还连带着推广到了县里乡间的小茶馆,现在洛京街上随便抓个小孩,他都能给你来一段《荆南守将受刑记》。
——当然,我身为周王,会唱的可不止一段,我这几天正准备把全篇学完呢,连小绿都听会了两句,不愧是我的鹦鹉!
376.姬稳
虽说乐迁那边稳步进展,但连日的战争还是带来了不小的负担,哪怕是连会都不想开的黄壹,这些天也哭丧着脸起早贪黑去试验田里捉蚯蚓。
再比如说我的“百姓意见箱”,大部分的问题已经变成了:“粮食蔬果涨价厉害,陛下能管一管吗?”“我儿现在在福春打仗,什么时候能回来呢?”“仗已经打了这么久了,什么时候能结束呢?”
我一一认真回复,严格按照惊云先生的《明君手册一百条》行动:做好本职工作,不懂的别瞎添乱。
以及“陛下您上次在兴和茶楼唱的《荆南守将受刑记》好厉害!我家小孩不懂事,天天吵着再听一遍。我真是一点办法没有……”
原来我在兴和茶楼还有这么多受众!我还以为百姓们都是给我面子才鼓掌的呢——我大受感动,提笔回复:当然可以,等战事平息,我再去唱一段!
咳咳,当然,不只有这些正常的来信,还有这种:“陛下,我们大周从打凉州到打南平,从来都是势如破竹,怎么这次打个福春城要这么久?而且乐迁是凉州的将军,李济也是许平的降将,万一他们和敌人勾结,或者消极怠工,我们该怎么办?”
……这一定是间谍写的吧。
我都不用拿给惊云先生鉴定的!
洛京局势刚刚稳定,基础建设都只是堪堪能用(我的大殿大门还坏着呢,大殿柱子的漆都是我自己补的),这时候的洛京百姓是久经战乱,文化水平比徐远差多了,能有几个知道李济原本是许平部将的?
估计连有李济这位副将都不知道吧……
377.姬稳
许平是我们打败的第一个正式敌人,也是那个放火把昌平烧了的混蛋,最后在沈昭的指挥下被吊在城楼上给广大百姓泄愤——这我怎么可能忘。
啊总之,我原本是不想理这种小细作的,但这间谍居然一封不成又写一封,每天用各种角度朝我论证换将的优点和可行性,我当年考洛文都没他能编。
说真的,我的“百姓意见箱” 是限额的,要做到天天写还让我看见,一定是没怎么睡过觉的在蹲点吧……
不仅如此,他(或者他们)甚至给其他官员写,还给百姓传,荀鞅州管搜捕了好几天,可结果是传言越来越有鼻子有眼,连荆南给乐迁送银两的谣言都传出来了。
……这肯定是间谍干的吧。
虽然这种谣言惑众的情节似乎有点眼熟,但敌人能用了一次又一次,就说明肯定是有用的——
这次除外。
原因是这样的。
其实这种“乐迁通敌”的说法刚出来时,还是有些百姓受到影响的,于是那时候的我决定在城中心开展一次演讲。
演讲经过大概是这样的。
百姓:“乐迁将军可能通敌!”
我说:“哪有通敌通到自己被踩坟头偷贡品还天天在地狱受刑的啊!”
所以说嘛,还是荆南守军太缺德,而且缺德得人尽皆知。
总之,百姓们恍然大悟,纷纷散伙拿了宣传单糊窗户去了。不得不说,这散播谣言的传单糊窗户质量还不错,据说百姓们都抢着要,弄得暗处的间谍存货短缺,不得不冒险再去订购。
——然后他们就被守在造纸坊的荀鞅抓住了,现在正在刑部受审。
没错,“乐迁通敌”谣言事件,完美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