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外树多水多,比闷热的城里凉快不少,夜里睡觉时,宋予静还让人少放两个冰鉴。
她一觉睡到天光大亮。
洗漱过后,她换上窄袖骑服,抓起长鱼竿,直接奔向别院门外。
庆阳长公主只要求她和兄长每月的初一十五去请安,其他时候不必晨昏定省。
门外站着两名高个子的侍女,都打扮得干净利落,牵着三匹马耐心等候。
宋予静直接走到中间那匹骏马前,伸手梳理它顺滑的鬃毛,又拍拍它的前额:“大白,咱们出去玩咯。”
骏马通体雪白,没有一丝杂色,四肢矫健有力,温顺得由她捋毛,仿佛听懂了她的话,适时地发出嘶嘶的鸣叫声。
“大白真乖!”
她翻身上马,将鱼竿系在马鞍旁边,牵起缰绳,“走吧。”
附近都归公主府管,路上还能看见别院的仆从们在田里忙活。
宋予静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儿,骑马慢腾腾地往前。
从山林里流出来的几条小溪蜿蜒,汇聚成河,河水流淌朝前,形成一片广阔的湖泊。
蜻蜓点水,夏风吹拂,自湖心泛起一圈圈涟漪,向四周散发,或消失在湖岸,或钻进碧色莲叶间。
宋予静闭上眼睛。
湖风迎面而来,带着夏日里一丝热意,更多的是清凉,伴有荷花盛开的清香。
“就这里了。”
她睁开眼,环顾湖水四周,垂柳依依,杨树高耸,投下一片阴凉的树荫。
“去那里。”
宋予静率先牵着大白走过去,把缰绳系在柳树上。
这个位置很不错。
视野开阔,顺着碧波荡漾的湖水,可以望见远方郁郁葱葱的山林,碧绿色映入眼帘,让人心生凉意。
侍女摆好一张小圆凳,从小木盒子里取出鱼饵挂在鱼钩上,最后将鱼竿交给宋予静。
她甩动鱼竿,“咚”的一声,鱼钩坠入湖中,涟漪泛起,渐归平静。
钓鱼最需要的是耐心。
宋予静握住鱼竿,指尖轻点竹制竿面,发出一阵微不可察的响声,并不会惊扰到湖里的鱼。
今日一如既往的是个大晴天,随着太阳往正空移动,热浪渐渐汹涌起来,她戴上斗笠,遮挡住刺眼的日光。
湖面异常平静,一点波纹都没有泛起,手里的鱼竿更是没有丝毫垂动的迹象。
她皱眉盯着湖面。
“你都来了一个上午,钓到几尾鱼了?”
宋予静没回头,径直回答:“哥,你再说大声一点,鱼都要被你吓跑了。”
“我看是完全没有鱼过来吧?”
宋归鸿走近,撩开袍角蹲在鱼篓边,打开盖子往里看,空空如也,连片鱼鳞都没见到。
“原来你真的一条鱼都没钓到。”
她立即反驳:“不急,再等等,很快就有鱼上钩了。”
“等到你的鱼上钩,都不用吃午饭了。”宋归鸿抱着手臂,“也不看看什么时候,还不赶紧回家吃饭,爹和娘特意吩咐我来找你。”
“我不回去。”她指了指马背上的食盒,“我特意带了干粮和水,刚才吃过了,等傍晚再回去。”
“你真不打算回去?”
宋予静摇头。
“行吧 。”
宋归鸿叹气,顺手拉过一张圆凳,在距离她半丈远的地方坐下,接过小厮手里的鱼竿,抛到湖里。
宋予静转头看他:“哥,你也不回去吃饭吗?”
“我吃了午饭才过来的。”
“哦。”
她收回目光,继续盯着湖面。
日头渐渐向西偏移,湖水仍然是平静无波。
这湖里真的有鱼吗?
她不禁怀疑是不是自己选错了地方,不然为何整整一天下来,大鱼没有,连条小鱼都没有。
她低声叹气,掌心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
宋予静一愣,下意识握紧鱼竿往后拉,鱼竿前端被重物拉得往下沉,湖面波浪翻滚。
鱼上钩了。
她双手紧紧握住鱼竿,保持鱼竿平稳,稍微松了一分力气,让鱼线溜进湖里,随即湖面的波浪渐渐平息下来。
感受到鱼儿的挣扎力度顿时小了很多,她深吸一口气,双手一前一后握住鱼竿,用力往上挥动鱼竿。
鱼儿破水而出,水花四溅,在落日余晖的照耀下,青白色的鱼鳞印上微红。
宋予静连忙拉住鱼线,提着鱼放进鱼篓里,取下鱼钩,盯着不停地用尾巴拍打篓面的鱼,朗声笑道:“哥,我钓到鱼了!”
早在她发现有鱼上钩时,宋归鸿就凑了过来,低头看鱼,“干的不错,今晚可以喝鱼汤了。”
“那我们赶紧回家!”她盖紧鱼篓,“鲜鱼熬汤更好喝。”
太阳将近落山,晚霞满天,确实该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