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清爽,咀嚼几下,舌尖尝到花椒的麻与辣,暗含芝麻脆香,均匀地交织在一起,一路顺到肚子里。
这次加的花椒油有点多,辣意盖过凉粉的味道。
热气成团,漫过脖子,在脸上炸开,宋予静大口呼气,赶紧从荷包里掏出几粒酥糖,含进嘴里。
又麻又辣,还带甜味,但……莫名觉得味道还不错。
她暂时放下筷子,抓起折扇,一边不停扇风,一边问:“好吃吗?”
容珩的礼仪一向很好,喉结一滚,咽下嘴里的凉粉后,才说:“嗯,很好吃。”
“好吃的话,下次再来的时候,”她建议,“你可以试一下加花椒油。”
容珩点点头,又说:“那下次你也可以尝试加桂花蜜水。”
宋予静心说她之前不仅加过桂花蜜水,还加过酸梅汁,况且她现在就可以再来一碗凉粉。
但看他神情如此认真,她不由笑道:“好。”
舌尖被辣得有点发麻,她又往嘴里丢了颗酥糖,把荷包递到他的面前,含糊不清地问:“你要吃糖吗?”
容珩从荷包捏起一块酥糖,但没有立即吃,而是看向她:“你喜欢吃辣?”
“也不能说喜欢。”宋予静摸摸额头,摸到被辣出来的汗,“太辣的话,对脾胃比较刺激,偶尔试试就行。”
辣意消退些许,她嗦完剩下的凉粉,询问道:“再去别的地方逛逛,如何?”
容珩跟着起身。
走出巷子口,宋予静还在扇风,问:“刚才的凉粉应该不算甜吧?”
“刚好,不会太腻人。”
按她的习惯,至少还要再加一半的蜜水,她笑笑:“看来你真的不喜欢吃甜,那中秋的时候,你是不是也不吃甜月饼?”
“距离中秋应该还有一个多月。”容珩疑问,“难道你现在想吃月饼?”
“一个月很快过的啦。”她合上折扇,往手心一敲,“我今年打算做桂花馅的月饼,或许里面还可以放点藕粉,快的话,这个月下旬就能挖莲藕了。”
容珩眉心一跳,谨慎地开口:“这样月饼馅料倒是很少听过。”
“到时候你要试试吗?”宋予静肆意畅想,“多的桂花还可以拿来酿酒,储藏到冬天,一边赏雪赏梅,一边来一杯桂花酿。”
话题一下从暮夏时分跳到中秋,现在还开始想冬天要温什么酒了。
但对上她澄亮明净的双眸,容珩轻轻笑了笑,“我可以一起吗?”
“当然可以啦!”宋予静将折扇递到他的面前,保证道,“放心,你那一份不会放太多糖。”
容珩笑着应了声好,接住折扇,与她一起往前走,漫无目的地在街上闲逛。
拐过一处街口,宋予静忽然停下,望向前方只剩零星几盏花灯的木架子。
“怎么了?”容珩顺着她的视线向前看,“你想再买一盏花灯?”
“剩下的不算好看,不过……”她摸摸下巴,瞄见旁边的灯笼骨架,“我有点想试试亲手做一盏花灯。”
“那过去看看,应该不难,我也能帮你。”
两人一起走到摊子前,摊主正卖出两盏花灯给一对有情人。
“两位也是买来花灯的吗?”摊主满脸笑容地迎上来,指着架子上的花灯,“您看这个样式怎么样?一起买两盏的话,我还能给您算便宜点。”
宋予静摇头:“不,我想自己亲手做。”
“也成,两位请往这边走。”
大部分人都选择直接买成品花灯,很少有人愿意花心思与时间来亲自做花灯。
故而做花灯的材料还剩了许多,宋予静扫视一圈,灯笼骨架大多是基础简单的圆形和四方形,旁边的木桌上依次摆着灯笼纸、颜料和笔砚。
“姑娘会做花灯吗?”摊主叫了一个年轻姑娘过来,“不会的话,我家女儿可以教您。”
“不必麻烦。”容珩委婉拒绝,“我们自己来便好。”
摊主不再多说,将所需东西一一备好,走回摊子前继续吆喝。
想起之前那柄折扇和那枚莹润的扇坠,宋予静忍不住问:“你会做花灯?”
容珩点头,拿起灯笼纸和浆糊,“你先看我做一盏。”
有人亲自示范当然最好,她连忙答应:“好,麻烦了。”
骨架是现成的,只需要将纸面糊上去。
不消片刻,容珩粘好灯笼纸,拿起毛笔,信手几笔,两三朵橘色君子兰跃然纸上。
“真漂亮。”
“这位公子可真厉害,这么快就做好了一盏花灯。”
“画也很好看,兰花像真的一样。”
不知何时摊子附近聚集了不少游人,都盯着容珩如何做花灯,不乏称赞之词。
还有几位年轻姑娘不仅盯着他手里的花灯,还盯着他,面含羞涩,甚至有人想请他帮忙在灯笼上做画。
望着被人围住的容珩,宋予静猛地捏紧手里的灯笼架,直接背过身坐下,伸手揉按一瞬间烦闷的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