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壶和保温杯最多,其次是大大小小的电风扇,还有咖啡机、制冰机、豆浆机、烤箱、微波炉、电饭煲、加湿器、破壁机……数量不多,每样都是一两个。
让林嵩妍差点惊掉下巴的是,海螺壳里面居然还有一台冰柜。
“用来储水和保温。”张仰解释它本来的用处。
由于没有电源,翻找出来的家电到底能不能用还是个未知,按照由大到小的原则,堆在了海螺壳内的某处廊道内。
只有那个冰柜被拖了出来,放到吧台旁边,储存每日用不完的淡化海水,还能当个置物桌用。
物资整理完毕,张仰又在琢磨着搭建木筏。
因为占地最多的土壤和木头太沉,压得整条铁皮渔船吃水过深,不止如此,二层顶棚上面还绑着堆得高得吓人的木头堆。
扩大储物面积一事,迫在眉睫。
旧木筏早在那次暴风雨中殉职,剩下支离破碎的‘残骸’当时被张仰收集了起来,存放在海螺壳里。
固定在上面的几个游泳圈早破成了塑料垃圾,被张仰择下来团成球,塞进船舱内的‘可回收’垃圾桶里,代表着日后或许还用得上。
之前缀在上面的篮球足球等球类,早被海水冲得不翼而飞。
现在整个木筏,只剩下几块烂木板和铁钉。
征得海螺精的同意后,张仰进入海螺壳内部的‘储藏室’和‘工具间’翻找了一下,基本就齐全了。
实在找不到的,就趁着白天下水去海底搜寻。
木工所用的刨子和锯很难寻找,最后张仰在居民楼的一户人家里,找到了一套设计与功能兼备的木工工具。
户主应该是个业余木雕爱好者,家中还有小到巴掌,大到桌子的各种木料,张仰没有动那些已经雕好的成品,只拿了一块巴掌大的小叶紫檀料子。
因为工具只有一套且造型精致小巧,张仰用得很珍惜。
先用斧头或者超市剁肉砍骨头的大砍刀将整块的木料劈砍成他需要的形状和大小。
再小心用刨子和锯一点点打磨表面,稍作打磨让木料表面的坑坑洼洼处不至于积水腐烂。
放到船尾甲板上或者二层顶棚上暴晒一天,而后放到二层甲板卡座上阴干几天,最后再一遍又一遍重复着上防水漆。
等做完最基础的打磨木料工作后,游艇已经‘航行’了接近一周。
在这一周的时间,林嵩妍和罗星五的心情也出现了些相对大的起伏,以焦躁最甚。
张仰从前自己漂泊在海上的时候经历过这种沉郁,到了现在,已经能勉强调节过来。
换作海螺精的话说,现在就算让他自己一个人在大洋之间游个来回也轻轻松松。
张仰:……他生命力也没有那么顽强。
张仰琢磨木筏的这段日子,罗星五给他打下手,顺便承包了每天‘登记’临期食物的仓库员工作,林嵩妍则在研究种子种植。
从岛上带下来的土壤装满了十几个沉重的麻袋,干放着太浪费空间,而且在游艇上种些东西,一来能打发些海上无聊的时间,二来也能给游艇餐桌上增添些绿意。
不管什么时候,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总能让人想起焕发的生机与希望。
罗星五四处打下手,一堆堆木头刷完漆后正放到二层甲板上风干,木筏搭建工作暂告一段落,剩下的要等待木料干才能继续。正好,林嵩妍这边又给罗星五又续上一份‘小工’工作。
土壤需要提前发酵,他们没有化肥,只有一小包一小包的营养液。林嵩妍特意找到三人吃剩下的食物残渣和厨余垃圾。张仰看到后,专门下水抓了些他们平时不太爱吃的小杂鱼和贝壳类。
捣碎之后,倒入泥土里捂上几天,等待升温之后,简陋版培土就完成了。
张仰之前捞上来一大袋各种小包装的种子,有白萝卜、胡萝卜、小白菜、韭菜、番茄、黄瓜、洋葱、辣椒、香菜……三人挑了几种合眼缘的种子,分别是胡萝卜、洋葱、番茄、黄瓜、辣椒和香菜。
考虑到之后浇水所需的水量,他们第一次只每样捏了一小撮或是几颗种子。
小心翼翼地埋入种子,再把水浇透,就能安心等待嫩芽冒出。
浇菜的水也有讲究,一开始担心种子不成活,用的是饮用水和海水淡化的生活用水兑出来的‘合成水’。到了后面出芽出得差不多,就会慢慢调整饮用水的比例,直到最后全部换成淡化海水。
林嵩妍之前租住的房子带了一个小院子,她工作不忙的几个月里就会种一些花花草草,有时也会种一些草莓、蓝莓或者土豆黄瓜葱蒜香菜之类的蔬菜,对种菜一事还算有经验。
至于张仰和罗星五,则对种菜一事一窍不通,完全没接触过。
是以,上下两层甲板上的五六个种植木箱,大部分时间都是她在打理,负责日常看护。
张仰只在最初决定要种的时候,打了几个种植用的木箱子,而后就完全放开了手。
除此之外,两人还负责在每天太阳出来时,和林嵩妍一起将船舱内的种植箱搬出来晒晒太阳。
而后在正午最晒的时候将种植箱搬到背阴面。最后,在夜里风大的时候,把种植箱及时搬回船舱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