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做,许映秋起码把他当自己人看待。
反正,待在家里,她不在的话,他也就是无聊地看着手机发呆一整天。
不如跟着她出门。
离开绿茵环保社,许映秋重新举起相机,让镜头对准自己的脸。
程衍舟在一旁帮她看镜头有没有拍歪。
逛完最想逛的地方,许映秋终于恢复老样子,对着镜头老老实实地介绍这次校庆的精彩瞬间。
甚至把听讲座的时候年级有个领导坐在前面敲了个二郎腿,有多少个学生在偷摸睡觉都事无巨细说了个遍。
程衍舟走在她身边,镜头只能拍到他露出来的一点键盘和半边侧脸。
许映秋曾经问过他介不介意出现在视频里。
程衍舟是这么回答的:“又不是见不得人。”
但他不是主创,只担当许映秋的背景板和工具人位置。
必要时刻提供帮助,不必要时刻就沉默寡言当花瓶。
南和一中包括学生会在内,共有十二个学生社团。
再包含各个分部,展位共有二十余个。
这次的社团展会推陈出新,像是在互相比拼什么。
——也算是。
这是本学期社团最后一次上学校公众号的机会。
办得好了,有利于下一届社团招新活动的开办。
程衍舟被她带着从校门口走到小树林深处。
是的,小树林里边也有社团摊位。
不过是些擦着审核边界线的内容。
譬如一群二次元躲在这开大会。
南和一中向来不允许其他文化风俗入侵学校。
在学校晚会上,审核只允许有经典英语歌的出现,其他日语歌韩语歌什么的都是免谈。
更别说一群打扮起来就脸上鲜明写着“我跟他们不一样”的二次元。
动漫社团至今没有成立成功。
都是些零散的人员自行组织,最后挂在学思名下当个后勤部算个遮掩的地方。
许映秋不是二次元,但她对漂亮的事物一向很感兴趣。
凑过去随便抓个愿意出镜的学妹就叽叽喳喳地询问。
这会儿工具人的作用终于来了。
程衍舟顺手接过相机,调好位置,一瞬不瞬地拍着她们。
不过主持人的工作许映秋尚不熟练,问的问题翻来覆去太过普通平凡。
好在挑中的妹妹是个非常外向的小女孩,刷的视频多,看的番多,了解的东西也多。主动在对话中提供了很多梗和笑料,避免后期剪辑的时候都被一刀切。
面对程衍舟的嘲笑。
许映秋嘴硬:“又不是非要有趣才能有人看。”
程衍舟不吭声。
许映秋接着自说自话,“我又不是冲着想火才发视频的。”
这话倒是真的。
她至今上传过两个视频。
第一个视频目前播放量已过百万。
第二个也将近六十万。时长仅有七分钟。
无心插柳柳成荫。
拍视频当博主这件事情,好像真让许映秋混出了点名堂。
许映秋对数据的关注度还不如程衍舟敏锐。
视频的破万、五十万、百万等具有里程碑纪念意义的播放数字,全是程衍舟给她截的屏。
许映秋收到消息每每回复,“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才是视频制作者呢。”
因为待在家里的时间少,她拍的视频零散又多。
必要时刻,程衍舟会帮她筛选出一些比较有趣的画面。
也只有在帮她筛选的时候,程衍舟才发现,这家伙的确把生活过成了诗。
一朵小花新绽开了,头顶上有几只小鸟飞过,小猫在春天来了发情。这些普通又司空见惯的小事,在她的镜头里都显得那么有趣。
她欣喜于天的湛蓝澄澈,高兴于今天食堂给她多打了两块肉,又偷喜于今天的小测又超过了哪些哪些人。
试卷发下来于她而言是上天的馈赠;英语单词好难背可是她日积月累攒下来,又感觉成就感满满;不小心在食堂吃出头发,她会庆幸说还好自己视力好,没把头发当紫菜;就连文熙筠因为她天天举着相机拍摄给她提出点分清重点的意见,她也道是班主任心疼她,为她未来考虑。
好的事情、坏的事情,在许映秋这里通通都是天大的好事。
她充满着无限充沛的精力,就算是在越后期越近压抑的高三氛围中,她也一直洒脱着保持着原来的状态。
见着她的视频内容,嘴角会不自觉扬起来,心情也会不自觉变好。
看着看着,就愿意再打开看第二遍、第三遍,乃至弹幕中、评论里所说的十几遍。
这大概是她的视频播放量高的原因。
每次他翻完她的相机,帮她清完内存后,他才会后知后觉地发现,好像,又见证了她一周的生活日常,又偷窥了她生活于世上见到的每一点琐碎美好。
他需要偷偷地、用力地,才能把那弯到颧骨的嘴角,一点点地压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