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久不见!
自20年发布《白头》后,我一直对它耿耿于怀,觉得许多情节的设置比较幼稚。所以,在24年的这个春夏,我动笔撰写了新一版本的《白头想见江南》,文中的人物与情节都有了较大的改动,希望能够跟好的诠释我心中的东晋士族家。但由于我的情怀,我将旧版也保存了下来,就发在新版之后。大家不必为它买单,想要看完整的故事,只需看一到五十章就好。
不完美之处,请各位海涵。
楔子
我和王献之,相遇在五岁那年。
那年我爬上树摘桃花,下来时却害了怕。可我一回头就看到了他,一身云峰白的道袍,萧萧肃肃地站在树下。他抱着我下了树,临别时,他塞给我一枝桃花。
我知道,他就是姑母的小儿子王献之。常年在外游学,一年到头都回不了一趟家。所以在之前十五年的记忆里,我只见过他三次。
一次是在元宵灯会上,他得了最好看的那盏灯笼,当着所有人的面,把灯笼送到了我手上。
“容娘,这灯笼上的娃娃很像你。”他说这话时,已经十一岁了,身量渐开,眉眼满是清澈。他望向我时,眼里有满天的繁星。
还有一次,是十四岁那年的春天。那年桃花开得晚,可有一日我在院外看到了一大束桃花。他就抱着那束桃花立在垂花门前,春风拂过,落花如雨般散开,有一朵就拂过了我的脸颊。
可那次,他是来同我告别的。世家子弟入朝为官,他起家奉朝清,要去建康做秘书郎了。
“待你及笄,我定归来。”他将桃花塞入我怀中,离开时,他回头望向了我的方向。
于是这两年来,我细数落花,终于等到自己及笄的这天。
我知道,他一定会回来。
与他一道回来的,是王家写给叔父的求亲书。姑父为促成我与他的婚事,甚至将珍藏的《兰亭集序》手书都赠与了父亲。
就在及笄那年,我嫁给了他,当时的会稽第一世家子,王献之。
《白头想见江南》人物表:
琅琊王氏:
家主:王羲之(妻:郗璿)
长子:王玄之 字伯远(早夭)
二子:王凝之 字叔平(妻:谢道韫)
三子:王涣之
四子:王素之 字幼恭
五子:王徽之 字子猷
六子:王操之 字子重
七子:王献之 字子敬(妻:郗道茂)
女:王孟姜(小女儿)
陈留谢氏:
家主:谢安
家主弟弟:谢奕(安西将军)
长女:谢道韫
七子:谢玄
三女:谢道粲
颍川庾氏:
老祖宗:庾亮(征西将军)
太姑奶奶:庾文君(明穆皇后)
家主:庾羲
长子:庾楷
幼女:庾昭
谯国龙亢桓氏:
家主:桓温(妻:南康长公主)
长子:桓熙
次子:桓济(原配:司马道福)
三子:桓玄(庶子,亡国公主私生子)
家主二弟:桓冲
家主三弟:桓秘
高平金乡郗氏:
老祖宗:郗鉴
长房:郗愔
二房:郗昙
二房长子:郗恢
二房长女:郗道茂
大姑奶奶:郗璿
皇室司马氏:
简文帝:司马昱
简文顺皇后:王简姬
长子(思世子):司马道生
长女:武昌公主
次女:鄱阳公主
三女:余姚公主(司马道福)
第一章:会稽新雪
东晋升平三年,上元日。
晨起的一场新雪落满了会稽城的每一条街。扫帚摩擦着地面,将雪与落梅扫至庭院边缘。随即便有一阵轻快的脚步声跳上台阶。
庾昭推开郗道茂的房门时,浓郁的草药香扑面而来。她不禁捂住口鼻,然还是忍不住咳嗽了几声。
饶是如此,屏风后面的人仍然深睡着。
庾昭疑惑地走到床边,掀开帷幔,便见郗道茂双目紧闭,手腕上缠着厚厚的纱布。细细看去,点点鲜红正透过纱布向外渗着。
她大惊,踉跄着跑到床边,握住了友人的手臂:“容娘,容娘你怎么了?”
庾昭未察觉到自己语气里的哭腔。
就在她大声疾呼地同时,南嘉与燕燕也端着铜盆走到了门口。二人听见庾昭的声音后对视一眼,随即便听见房间里传来另一道惊恐又疑惑的声音:“谁啊?”
郗道茂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今日叫醒自己的竟是友人的哭丧。
“我还没死!”她带着起床气坐起来,见庾昭脸上的泪痕还没干,气极反笑道,“你能不能别咒我!”
庾昭的哭声戛然而止。她不可置信地指着郗道茂,嘴里组织了半天语言,最终憋出来一句:“你为什么想不开要自尽啊?”
郗道茂无奈地举起自己缠着纱布的手,指向了门口的燕燕:“这你要问她啊!”
燕燕缩了缩脖子,将昨夜的事情和盘托出。
“昨夜,奴婢端着女郎的百合羹上台阶,却不料新做的裙子有些长,抬脚时不小心踩到了裙摆,人连着百合羹一起摔在了台阶上。本想着稍后再来打扫,谁料忽然下起了雪,百合羹结了冰,碎瓷片也被雪埋住了。”燕燕说到此处,心虚地瞥了郗道茂一眼。
“然后,然后奴婢也没想到女郎会半夜跑到院子里折梅花,还恰巧……恰巧踩到了冰上。”燕燕的声音越来越低。
郗道茂接上了剩下的话:“然后,我就被那冻成冰的百合羹滑倒了,手腕恰好摁在了碎瓷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