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老七,每个月抄几卷佛教送来,算是你对朕这个阿玛的孝心了。”康熙转头看着跪在地下,浑身上下写满着温顺的胤祐,不咸不淡的说了一句。
“儿臣遵旨。”
胤祐与胤褆同样叩首应下,倒是难得同言共语。
“都下去吧。”康熙摆了摆手,示意自己一堆糟心儿子赶紧从自己眼前圆润的消失。
“保成留下。”康熙又补了一句。
今天本是他教导太子处理朝政的日子,要不是这群糟心儿子,本来还算是一个比较满意的一天。
“儿臣告退。”
“臣弟告退。”
又是胤祐独树一帜,其他阿哥本来要站起来的身体,也只能顺势弯了弯腰。
毕竟,在康熙面前,面子还是要做好的。
否则,不是要被认为不服太子。
不服太子可不仅仅是不服太子,太子是谁册封的,是康熙一力之定,这不是对康熙的旨意有意见吗。
再说,莫说太子在不在意,胤祐可是在意的很。
他们这个七哥/七弟,从小就不是一个好相与的。
你让他一时不痛快,他让你一世不痛快。
朝野内外沸沸扬扬的八贝勒胤禩要为太子做事,是谁的手笔,大家都心知肚明。
“小七,不许去旁的地方了,带着太医回你的阿哥所,好好叫太医瞧瞧。”
“不许偷偷把药倒掉,更不许怕疼就不让太医诊治。”
“让何柱儿和你回去,小七,听话,别让哥担心。”
胤礽亲自把胤祐扶起来,又一点儿不避讳旁人的在他面前细细的嘱咐。
叫旁的阿哥看着牙倒不已,虽然兄弟几个都是打小儿就看着太子是如何关爱胤祐的,但现在到底胤祐的年纪都十八岁了,上朝办事的年纪,前脚和胤褆喊打喊杀,阴阳怪气的博弈,后一秒就当太子面前的乖宝宝。
实在是太反差了。
也就太子觉得胤祐性情纯良,天性纯善了。
听听,还要把自己得用的贴身大太监去送胤祐会阿哥所。
胤祐身边是没有人伺候,还是伤的不能动了。
这让众人一下就想到了幼时,虽然不在一个书堂读书,但是却是一个练武场的。
明明身边伺候的人不少,每次胤祐去练骑射,太子的大太监何柱儿就眼巴巴的跟着,伺候胤祐比伺候太子还要小心两分。
茶水,鲜果子,冷饮子,一应仪仗,分明就是太子用的东西。
进了阿哥所,更是一顿收拾,常用的东西拿过来也就不提,其他一水的好东西,胤祐都搬过来了半个月,还时不时的送些好东西过来。
再然后,平时时节或者太子手里得了什么好赏,底下人进了什么好东西,全都巴巴的让往阿哥所送一份儿。
也算是托胤祐的福,不然他们还不知道原来太子手里有这么多好东西。
虽然以前知道皇阿玛肯定是好东西都留给太子,但毕竟眼见为实。
“是。”
人多,再加上胤祐从不在其他人面前违背胤礽的命令,只是拱了拱手就离开了。
皇阿哥们依次退出康熙的寝殿,唯独留下胤礽。
“保成,老七这个人太过极端,用好是你的忠臣,但你要当心他弑主。”康熙看着胤祐的身影,挥手示意伺候的太监离着远一点儿,才低声与胤礽说道。
他也算是看着胤祐长大的,虽然不似对胤礽一样亲手养育,却也比其他的儿子更了解一些。
胤祐从小就把胤礽看得很重,甚至不惜为胤礽顶撞他这个皇阿玛。
康熙并不会为此生气,在他心中,保成就是值得最好的。
太子的兄弟自然也要尊敬太子这个半君,胤祐的态度让他对胤祐很多时候容忍度相比于其他的阿哥高了几分。
甚至能容忍胤祐更终于胤礽。
胤祐是他留给太子血一般的忠臣,孤臣。
太子养大了他,自幼就受太子恩惠福泽,母族不昌,身有残疾,无同母兄弟姊妹,是再好用的不过一把刀。
但胤祐如今的性情就连他这个久居皇位的人都有些看不清,康熙生怕自己的太子被反噬。
毕竟,在他心里,目前来说,一百个儿子也比不上一个太子来得重要。
“皇阿玛放心,小七对儿臣一向乖巧,他一直是个好孩子,就是脾性急躁了些,您莫要对他太多老印象了。”
“小七对儿臣一向尊重有加,每次的见礼您也是瞧见的,不仅仅是孝顺您,对他自己的母妃也时时看望,从未听说他凌辱宫人。”
“他从小就乖,最多生病不爱吃药,皮肉上怕点疼,其他的都再好不过了。”
胤礽带着一点笑意,一边亲自给康熙添茶,一边给胤祐说着好话。
在他眼里,胤祐实在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弟弟了。
乖巧,听话,为他冲锋陷阵。
真论排名,康熙都得往后靠。
一旦经历过有人全心全意爱你,体谅你,为你好。
你就很容易辨别出什么是虚情假意,什么是爱里带着算计。
康熙手一顿,第一次怀疑自己的太子看人的眼光。
老七那个和狼崽子一样的人,在太子眼里居然是哪儿哪儿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