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回府路上经过一家布庄,赵庭叫停马车,让陈安陪玉瑶进去买两匹颜色鲜亮的料子。
陈安疑惑问:“公子要用来做什么?”
公子的中衣中裤向来都用的白色,外衫长袍则多靛青月白甚至纯黑,颜色鲜亮的料子,他实是想不出来公子能用来做什么。
陈安不知道,玉瑶却心有所感。
转头看向赵庭时,就见赵庭果然也朝她看了来:“给玉瑶做两身出门的衣裙。”
陈安惊讶地看向玉瑶,实在是没想到玉瑶来静思堂连天数也不过才三天,结果就一而再再而三的让公子为她考虑了。
主子有赏,玉瑶自然只能接。
何况大公子这赏还是嫌弃她没有外出的衣裳。
但恭敬谢过赵庭,下了马车随陈安进布庄时,她却悄悄对陈安说:“陈安,其实我自己有钱,但今儿没带出来,回头你帮我付了,回府我再还你。”
陈安哪里敢要她付钱。
知道她这是看主子在府里日子难过,以为主子囊中羞涩,于是便宽慰她道:“你放心吧,买两匹布的钱公子还是有的!既公子赏你了,你就欢欢喜喜接下,回府做了新衣裳再穿给公子看好了。”
玉瑶略犹豫了下,便点头应了。
她如今不仅是静思堂的下人,她还是赵庭名义上的房里人,按理赵庭若手头宽裕,赏她些东西实在是很正常的。
不过想着赵庭不行,她也不觉得自己有“治”好赵庭的能耐,因此选布料时她便没听陈安的选绸,而是只要了一匹鹅黄一匹浅粉的软布,便宜舒服不说,还很适合她的身份。
陈安帮着送上马车,赵庭见了,倒是没说什么。
三人带了这样一大堆东西回府,自然在府里掀起了不小的轰动,荣安堂里老夫人得到消息甚至比侯夫人蔡氏还要早。
她跟贴身伺候了几十年的曹嬷嬷表达不满:“你说他这是要干什么?先是抢走了我打算给钰哥儿的丫头,后又打伤了辉哥儿,现在更是弄出这么大的动静!”
曹嬷嬷忙给老夫人轻拍后背,一面柔声道:“您别生气,为着他再把自己气出个好歹来,不值当的。”
老夫人年纪越大实际上性子已经越好了,但赵庭干的这一连串的事儿是真的挑起了她的火气,她冷道:“我也不是非要跟他生气,实在是你看他,太不像话了!”
曹嬷嬷名叫芳草,是老夫人的陪嫁丫鬟,虽二十岁那年就自梳了,但或许正是因为没有儿女的原因,她反倒对赵庭有几分怜惜之情。
当然了,这会儿也是为了老夫人的身体着想,她笑道:“其实要奴婢说呀,玉瑶去伺候大公子,总比去伺候世子爷的好。”
老夫人不解地看向她:“你这话是怎么说的?”
曹嬷嬷:“大公子是庶出,身体又一向不好,咱府里也指望不上他什么。但他毕竟是侯府血脉,所以身边有个貌美丫鬟伺候着,也是咱侯府疼他,对他的体恤。”
“但世子爷可就不同了,世子文能十六岁就中举,武如今可是在御林军中当差的,他是咱侯府的希望,是咱侯府的未来,没得叫一个貌美丫鬟勾了他耽于享乐,不思进取的。”
老夫人仔细一想,还真被说动了。
但还有不满:“那他也不该动手伤了辉哥儿!”
曹嬷嬷便道:“三公子怕是嫌玉玲不够好看,不然老夫人再挑个模样俊俏的给他送去,安抚一下?”
对于赵庭设小厨房的事会打了蔡氏的脸,老夫人并不在意,因此在曹嬷嬷的劝说和建议下,心爱的两个孙子都不算委屈了,她也就放开了这事儿。
……
静思堂里,丁香是最高兴的。
院里从前只有一口大锅,因公子自小体弱,是专门给公子烧水沐浴的。眼下公子又买了一口小锅,还买了碗碟和油盐酱醋以及米面菜蔬,以后他们就能自个儿开火了!
自个儿开火,就再不必吃大厨房区别对待给的饭食了!
且就是大冬天,也不会次次只能吃冷的,便没有厨艺好的人,冬日里一碗热粥或者一碗汤面,那也是极舒服的。
虽然仍然很讨厌玉瑶的到来,但因为这事儿是玉瑶来后才改变的,丁香心下酸酸的想,说不定公子就是为了玉瑶才决定设小厨房的。这样一想,她竟然也算得了玉瑶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