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路上阿江和他们说着村上的基本情况,朝廷下派人员前来赈灾,可是知县老爷嫌这里地处偏远,不愿意来,百姓也没有办法。
好在大家从小算是在水里长大的,能在船上短暂地生活一段时间,只是随着时间推移。
生活物资也已经所剩无几,湖里的鱼都聚集在池水深处,捕鱼的工具全被洪水冲没了,村里能吃的粮食优先分给老人和带着孩子的妇孺。
阿江提醒大家小心注意脚下,此时水位已经没过膝盖的位置,正处正月,湖水冰冷刺骨,脚下传来阵阵寒意。大约又走了十来步,前面的人对着一座大山停下,脚下是被水淹没的农田。
“就是这里了。”
徐知然觉得不可思议,难道是要移山?可自己没有愚公的本领啊。
徐知然仔细看去,才发现山根底下有一大块沉石,明显是后填进去的,石头高约六尺,长有三尺,比一个壮年男子都要高出一些,因为上面布满了青苔,之前没注意到。
阿江解释道:“十几年前村子干旱,山上留下来的水都从这个口跑了出去,所以村长就下命将这个口子堵了起来。”
“后面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村子里留下的都是妇女或者老人居多,没足够多的人力能将这块石块挪开。”
“只是现在这块石头放置的太久,快要和山墙融为一体,很难再将它移动。”
力气大家有的是,只是很明显不太可能推得动这么大块石块,石块的后面是什么也不得知,阿勤认为另找出口的可能性比较大。
徐知然观察到脚底的水流在顺着方向流动,从水里随便摸了根杂草上来,静静放置于水面,她发现杂草顺着水流飘向石块的方向,最终靠着石块停下。
阿勤见她走到石块前,将衣袖扎起,将手探入水中。
徐知然手指沿着石块间的缝隙慢慢下滑,她感受到在两道石壁相连的底部,有丝丝水流顺着指尖流走,手指再顺着底部的缝隙向中间摸去,确认后又来到另一边。
“石块的后方是什么?”如果是村镇或者农田的话那这块石头是万万不可挪动的。
“是一条通向外界的河流,我们小时候会偷偷顺着这里划出去玩。”阿江回忆道。
既然如此,那就没有顾虑了。“石块可以移开,你们去准备几根结实的木棍。”徐知然对着带来的那几个人吩咐道。
徐知然刚刚观察到石块因为年代久远,底部左右两侧脱落了一部分,大约可以容纳五根木棍的宽度。
阿江听完对方的话,立即应声:“我带他们去准备木棍。”
没一会儿,几个壮年就抬着十来根木材来到山体前,徐知然指挥他们沿着每边的缝隙深处插五根,阿江抢着帮忙。
除了手臂受伤的那两个在看护粮食外,徐知然点了点剩下的人,除去自己,刚好十个。朝着阿勤使了个眼神,对方朝着石块走去。
“好,大家都往侧边站站啊,避免被石块砸伤。”
准备好后,几人喊着口号一起用力,刚开始石块纹丝未动,众人再齐心协力地使出一把劲。
“水流明显变大了啊。”站在一旁的徐知然语气中传来惊喜。
众人也明显感知到刚刚脚下的水流都在像石块处涌去,受到鼓舞,众人再次一起用力使劲。一炷香后,石块已经开始松动。
“大家平日里没白训练啊,这么一会儿石块就松动了,再买把力啊,回去让阿勤传授你们独家功夫。”
徐知然在一旁为大家加油打气,看着石块差不多快倒下后,默默地向后退了几丈远。
听见这话,大家精神上果然又重新振奋了起来,起沉丹田,蓄满力后随着嘴里发出的嘶吼声一并发泄了出去。
“砰”的一声巨响,水被激起千层高,石块周围的人被这水浪砸得浑身湿透,石块沉于水底,地面的水像是渔网中的鱼儿终于找到了缺口,争先恐后地朝着出口涌出。
阿江神色欣喜,激动地朝着大家一个个鞠躬,嘴里不停的说着:“谢谢,谢谢。”
阿勤看对方红了的眼眶,拍了拍阿江的肩膀。
“我这就去告诉村长这件喜事,你们等下记得来我家吃饭。”阿江笑着朝着来处跑去,路过徐知然身旁时,特地停下来,和对方认真的道着谢。
看着刚刚还情绪低沉的阿江现在有着从心底绽放出的笑意,徐知然嘴角也跟着染上笑意。
看着被水溅成落汤鸡的众人,徐知然没忍住直接笑出了声。
众人:“……”
女人面容清冷,熟练地将所需的药草一一分拣出来,递给一旁的人轻声吩咐道:“小火慢熬半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