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块煮好之后,捞出流水冲洗干净,用竹签细细密密地在肉皮上扎孔。这样能在后续过程中更好入味,也能在炸制过程中更好出油。
取盆放酱油把肉每一面都抹上,涂好后,将肉皮那面朝下浸泡在酱油里,浸泡大概半小时。
上色完成的肉自然晾干后,重新烧热陶釡,放油油热后下肉块,小火慢炸。注意防护,油热之后会溅油,这时候就要盖好锅盖。煎到肉皮表面焦黄之后捞出。沥干油之后放去凉水中,浸泡十分钟左右再捞出晾干。
晾凉之后,把肉切片,切片要稍薄一点。切好后的肉片继续腌制,除了放酱油之外、还要加入白糖、虾粉等,料汁搅拌均匀之后再把肉片上色,这个腌制时间要长一点需要半个小时。
等待腌制的过程中开始把梅干菜醒发。梅干菜要先浸泡三个小时,浸泡完之后多次淘洗,用流水冲洗干净后控干水分切条。
铜鍪入油烧热,放葱白、姜丝煸香,放梅干菜炒,腌肉的酱料也加一点保持色味统一。炒好后的梅干菜放入盘中备用。
准备一个碗口大的碗,把切好的肉片皮朝下码放整齐,把炒好的梅菜干塞满缝隙,顶部也要把梅菜干压紧塞实。在陶甗上蒸一个半小时左右。
蒸好之后摆盘又是一个技术活。要想把这摆盘做好,蒸肉的时候梅菜干就不能给它放少了。这样取盘子把碗倒扣过来,速度快就能得到一盘摆盘漂亮的梅菜扣肉。
蒸制完后,料汁多的,可以先倒入小碗再进行上面的操作。
这料汁也可以用来拌饭嘎嘎香。
说起做菜的门道,刘娞那是门儿清。该说不说要不是用上竹签了,她才想起来还有一件事没做。
造纸这个大杀器,刘娞还没开始用。
要有纸,还是粗糙版本的也要等到东汉蔡伦改进。不过这个时间节点上,刘娞可以把它往前再推一点。
造纸的原料大多选竹子,竹子中的毛竹、苦竹等嫩竹为原料,竹子生长快且便宜。不过这种纸适合在南方产竹子的区域进行操作,北方能尝试用其他的树来做纸。按照常理来说,只要有纤维的植物都可以拿来做纸,只是纤维占比不同会影响纸质。
桑树、苎麻也可以用来做纸,前者要劈开枝条取树皮,还得是树的白色内层。这样一来,几乎是把一整棵桑树给折腾完。苎麻是做麻布的主要材料,它用来做布要比做纸更广泛使用。另外用稻禾做的纸可以用来做手纸。
藤蔓也能用来做纸,不过藤蔓多采几年就绝迹了,现在还是用性价比更高的竹纸好。
做纸需要把竹子先浸泡,让竹子的纤维都能喝泡水。吸饱水的竹子要把它捣烂,为了使竹纸更坚韧,还可以加一些树皮等植物原料一起捣碎。接着把碎料煮制,这时候可以用石块压住,也能更好地把它煮烂,直到它煮成纸浆。
想成功捞出一张厚薄均匀的纸,还要加入纸药。这种纸药是黄蜀葵、杨桃藤和槿叶中榨取的汁液混合制作而成的。
纸浆晾凉之后,用竹帘把纸浆捞起来,过滤掉水分就变成一张纸膜。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面放重石块把水分压出来。压完水分的纸膜才能进行下一步——烘干。压到半干的纸膜贴在炉火边烘干之后就是成品。
这样的纸还要修剪毛边,要一把大大的剪刀给它裁成差不多的大小,这样可以用来装订。做黏合剂的一般用米糊和针线。
刘娞想到造纸术之后就加紧让人研究,熟手抄出厚薄均匀的纸膜后,她才把汉律装成第一本线装书。
把造纸术的流程写在纸上,连同线装书一起送给刘彻,用作他御极四十年的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