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黑心莲和他的黑月光 >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修文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修文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总而言之,这件事的首过之人,自然是象脉主谢素尘,而象脉长老墨驰烟凭借此事,倒是于宗内名望更甚。

明风绪此时提及卜左仁,本是无心的联想,但他话音落下,便意识到,自己当着谢素尘面提及此事,是十分冒犯的行为。

但明风绪向来对谢素尘一系的人出言不逊惯了,此时话既说出口,便也不好再改口了。

谢素尘只瞧他一眼,倒是不怎么在意对方此时的言语冒犯,只颇有容量地纠正道,“你所提的卜左仁,在就地正法前,年岁应在一百三四十年左右。而眼前这名老者,应大约是四十出头的年纪。我观他面相,气数已所剩无几,最多不过三年,便将因衰老而自然老死了。”

明风绪不由惊叹出声,“他只有四十岁?”

明风绪出自修真世家,自幼周遭所认识之人,皆为修士,因此,他对于凡人的寿命长短,是缺乏认知的。

但即使如此,修真界里有自凡世拜入宗门的弟子,更有前人留下的杂记玉简,他亦曾短暂去过剑脉的属城。因此,明风绪对于凡世的情况,多少还是有些基础性的了解的。

此时,明风绪因心中惊异一时忘记了自己心中对谢素尘的那份介意,直白地道出了心底的疑问,“我曾看过自上古传下来的玉简典籍,其中有记载,没有灵根,无法进行修炼之人,与修士筑基后,便可将外貌固定在全盛时期不同,会逐渐衰老。不过,大约在一甲子的时间之后,无灵根之人才会须发皆白,显出衰老之相。”

“眼前之人,相较于典籍中所记载的,老得太快了些!而且,若是他的寿元只有四十多年,也太过短了罢?”

谢素尘只淡淡道,“这或许是因为上古时,如今的四洲乃是一体的缘故。彼时天地间的灵气,或许要较之现在,浓厚许多。”

谢素尘所提到的上古时代,对于修士而言,是人人皆知的传说:

相传,太初时有一名如今名姓已不可考的太初女神,她牺牲自己,修补了破损的天空。而自那之后,太初神族便失去了踪迹,而他们所唯一遗留下来的东西,是一颗受天地滋养而长大的,立于世界中央的神树。这棵神树向上联通着天空,于枝桠间托举三日,向下扎根于大地,根系遍布神州。

此树,便唤作筑木。

受此神树灵气滋养,这世间凡是由草木山石而化形者,唤作灵族,由鸟兽鳞虫而得智者,唤作妖族,而由神树根系初的黏土,所发展而来的后裔,便是如今的人族。人族中有身具灵根者,便可吸纳灵气,修炼成仙。

再之后,魔类觊觎神宝,斩断了筑木。自那之后,天失双日,地裂五分。

为阻止魔类所引起的灾厄,上古仙人们以天地精华炼制仙宝,将碎裂的大地中,其中最大的四块重新联通于一起,便是如今的四洲。

此外,更有无数细碎的地块,仍在渊海之上飘荡。这其中,有些后来依仙者的力量,停留在大洲近处,譬如南洲蜉影宗的碎玥岬;有的,则飘荡在两洲之间的虚无渊海之上,譬如东洲与西洲之间的迷徨屿。

更多的,便不知晓飘散至何处了。

相传,在这四块大洲之外,那最后的那一块大地,便随着筑木的残骸,一同沉入了渊海之下,化为了如今的魔渊。

在这之后,上古仙人们创立了二十八个上古修仙宗门,彼此联合,设下封印,将所有魔类封入魔渊,四洲自此之后,才得以暂时安平——

封印曾出现过破损,令魔类涌出,造成魔祸,又被再度封印,都是之后的事情了。

现如今,距离那传说的上古年代,已很久远了。如今,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大地只有四片主要的大洲,昔日的主宰灵族已了无踪迹,曾经一时煊赫的妖族,也已经式微了。而在人族之中,身具灵根之人亦是越来越少。

而所有的修士都知晓,这一切,都是魔类的罪业。

此时,那明才四十出头,却已现衰朽之态的老人,已向着山道走远了。

明风绪不由叹道,“至少如今,魔祸已结束,大部分的魔类都被封印回了魔渊。”

谢素尘针对此言,只以沉默相对。

明风绪收回望向老者的目光,或许是因为先前谢素尘不计较冒犯,给予了回答的原因,他此时言语中,终是有了几分对修者前辈的请教之意,“我知晓无法修炼的人,需每晚睡眠,来回复精神。倒是不知,他们起得竟如此早。”

谢素尘看他一眼,冷笑一声,笑意却是不及眼底的,“我记得,小明执事曾短暂出宗云游过,亦曾随着明脉主巡视你剑脉的属城。在这凡世间,需要起早贪黑,辛苦劳作,以求谋深之人众多,数次外出,小明执事皆未注意么?”

谢素尘的这一问,倒是问住明风绪了。

他先前出宗云游,多是前往仙地秘境,或是修炼己身,或是去寻取天材地宝。而跟着阿姐巡视时,便只是大略听一听那些驻守城内的修士们汇报情况,而那些汇报的内容,多半是当地人生活的很安康,剑脉对城池周围的灵地的开采计划,以及究竟如何给予雇佣的凡人协助开采灵地的回报等等。

明风绪向来听得很粗糙。

观他神色,谢素尘便大约猜出了他此时心中所想。因此,不等明风绪有所回答,谢素尘便又开口道,“你既然不清楚,便随我来吧。”

话语间,谢素尘便取出了两件布衣法宝——身为煅修,谢素尘身上最多的,便是各式各样的法宝了。

挥袖间,谢素尘借云气令二人换上此法宝,二人的样貌,便变成了两个容貌平平的寻常读书人了。

不消片刻,明风绪跟着谢素尘,已回到了平安城内。

此时,天虽更亮了些,却仍只是蒙蒙亮,但沿街食肆已有伙计起身收拾食材桌椅,再绕过房屋相对破旧的此处,来到朱门大户所在之街,其中虽主人们仍在安睡,男女仆从却已起身忙碌。

较之昨夜的寂静,这座凡人城镇,像是一下子活了过来。

眼前的这一切,对于明风绪而言,是有些新奇的。

昔日,当他有机会隐藏修士身份,接触凡世之人时,或是化作富家少爷,去一观过节时,那些张灯结彩的灯会,或是化作风流名士,前去千金一盏的酒肆。

因此,明风绪上过画舫游河,亦嗤笑过名士淸谈,却从来没有真正接触过凡世间寻常人的生活。

眼前平安城早间忙碌的街景,令明风绪莫名生出了模糊的思绪,只是这一时间,他却还未能厘清自己心中的那份感悟。

谢素尘并不开口出声,只带着明风绪,走入街中。

待二人行至一处馄饨摊时,恰有一名伙计,使了十二分的力,将满满的一大锅汤从店内灶台上往外搬,店外已燃起了明火,支起了棚子,应是要将摊子摆在店外,以便更好地招揽顾客。

明风绪此时恰走至伙计身后,伙计便客气陪着笑,道了一声客官借过。

明风绪的注意力便落在了这名伙计的身上。此时,他见眼前之人额头青筋暴起,大汗淋漓的样子,不由感叹道,“看来,此城中寻常人家的生活,竟是如此艰难。”

谢素尘只看他一眼,正声道,“靠自己劳力,得以温饱,这世间那些并非王侯将相,也并非地主富商的寻常人,便是如此生活的。凡世有自己的规则,而你我作为修者,所需做到的,是维持此地不受妖魔侵扰。”

“但即使我们轻易不应干涉凡世规矩,你曾随明脉主巡视剑脉诛城,便应如你我此时这般,看一看城中寻常人的生活,而非是城中镇守的修士说什么,便信什么。四尚宗承袭昔日古制,定下各脉主需定期巡视凡世属城的宗规,便是希望我宗修士能够亲身见到,每一座城里,皆是鲜活的生命,以正心中真念。”

听闻谢素尘之眼,明风绪不微微垂首,是已将这番话听了进去。

谢素尘见他似在深思,亦不再开口打扰他。

而就在此时,一行官差,恰迎面而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