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于下首的温母浑身僵硬,心都快跳到嗓子眼,手中锦帕被细长的指尖扯出几根细丝。
她如何也想不到,天家竟是排了这一出大戏,事事环环只怕都在天家的算计中。
由是更觉脊骨发凉,便是早知结果如何,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敢有半分松懈。
万一天家突然改主意,她那傻女儿不知还要闹出多少事来…
等了许久,天家忽而轻声一笑,朝太后道:“母后怜惜这孩子,朕亦觉得她颇有眼缘,合该是做李家的媳妇,既然同逸尘不合适,那换个人便是。”
说着,他抬睫看向下首的傅琰,语带笑意道:“琰儿,便让她给你做夫人如何?”
傅琰应声而出,大大方方地打量了温璟一言,转眸望向兴元帝,清冽的男声在殿内响起:“儿臣愿娶温姑娘为妻,谢父皇赐婚。”
太后诧异半瞬,继而又很快露出个笑道:“如此甚好。”说着,招手令傅琰走到她身前,将两人的手交握在一起,同兴元帝道:“皇上想得周全,这可不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众目睽睽之下,温璟羞赧地垂下了眼,感受着手掌后传来的热度,灼热得好像能把人融化。
悄然撇眸望了他一眼,正巧对上他眼里的宠溺笑意,心头酸胀不已,千言万语都描不尽此时的感受。
等这一瞬,等了好久。
当着满殿的长辈,她不好多说什么,只能乖顺地垂头,佯作羞赧,又被太后和天家一唱一和打趣几句后,这赐婚一事总算落定。
温璟小步退回温母身后,又环视殿中一眼,突然觉出几分怪异。这样齐整的场合,长公主去哪了?
正当细想时,天家和太后已经起身准备移驾天和殿,她跟着温母起身,先目送天家亲手抚着太后走出殿外,再是皇后,贵妃,傅琰。
等等,傅琰?
她脸色一滞,低垂着头看他下摆从她眼前擦过,耳边忽然飘进一句话:“莫怕。”
怕?她怕什么?
温璟不解,等人都走得差不多了还在发愣,被温母拽了拽袖子才反应过来,小步朝天和殿走去。
宴开。
按照流程,礼官应先请天家为太后献词祝寿,后令皇后领后宫嫔妃为太后献礼祝寿,再令长公主领宗亲子侄为太后献礼祝寿,最后令百官为太后献礼祝寿。
不想,等皇后及三品以上的嫔妃都献完礼后,长公主的坐席上空空如也,人不知去了何处。
礼官傻了眼,急得满头大汗,小心翼翼地询问天家是否先令百官献礼。
兴元帝面露不悦,抬手点了点坐于长公主下侧的英俊男子,“琰儿,你来。”
此言一出,殿内霎时静寂。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那道被兴元帝点到后,不慌不忙站起的颀长身影。
未等他们多想,一道清冽稳重的男声在殿内响起:“儿臣遵旨。儿臣李辰琰祝皇祖母生辰吉祥,凤体康健,万寿无疆!”
话音刚落,便有小黄门尖细的声音响起:“皇长子李辰琰献礼万寿石一尊。”
除了台上坐着的天家、太后及傅琰外,再无人关心万寿石是何模样。
所有人脑子里都只有六个字在回荡。
皇长子。
李辰琰。
天家什么时候多了个皇长子?
皇长子又是从何处冒出来的?
离开四年,大部分人都忘了傅家幺子傅琰的样子,视线不住在他身上打量,越发炽热。
但也有一部分没忘的。认出那人分明是傅琰后,便像被灼到一般收回了眼,垂着头猛掐自己的手心。
前一阵的传言竟是真的!
定国将军幺子竟然真的是天家骨血!
高台上坐着的太后对下头的异常恍若未觉,接过小黄门送上来的万寿石,把玩半晌,眸中流露出几许满意之色,递给兴元帝看:“皇上,琰儿有心了。”
兴元帝接过那一尊形若仙桃的玉石,视线扫过最上方那一个用剑意镌刻的“寿”以及隐于玉石纹路中数不胜数的“卍”字符,赞道:“以剑意刻寿,又引吉祥入石,当真别出心裁。”
未等傅琰作答,兴元帝大手一挥,满脸笑意,扬声道:“借着母后生辰,朕也有一要事宣布,来福,宣旨。”
“且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