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学医救不了十二钗 > 第46章 第 46 章

第46章 第 4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宝玉其实早好了,只是王夫人非让他静养百日才给出门。第二日听到风声,就打发人来要诗。王喜凤只得拿了给他。

因惜春已搁了笔,这本中秋赏月集颇有些寒酸。封面是简单的满月,底下隐隐的青山直连到封底。其他插图头像皆无。当然,也因为是联句,并不方便配头像,不然,王喜凤拿漫画体也得凑上。这大概也是大观园曲终人散的结局。至少,这群人已再无结社的可能。

新一年的春天,园子里依旧鸟语花香。宝玉因有王夫人的督促,以及贾政留下来的功课,每日总要安静读几页书写几个字,并不像往年成日家满院子乱窜,给这个篦头发,给那个淘胭脂,折花斗草,不得安宁。

天气渐暖,黛玉总算能出门走几步,姐妹们商量着给探春过生日。忽地就有丫头来报,南安太妃来了,要见探春。众人一头雾水。虽说每回见客,都是贾母让谁去,谁就打扮了过去,不一定姐妹们都要去见。可这回的说法又有不同,是南安太妃点名。探春有些惴惴的,也只得换了衣服往贾母屋里去。

王喜凤先送了黛玉回潇湘馆,才与湘云慢慢踱回稻香村。不时,就听得园子里有人传话来,说三姑娘要当王妃了。再细细打听,却是南安郡王在西海沿子打了败仗被俘,要送家中女孩儿去和亲,番王才肯放南安郡王回来。南安太妃舍不得唯一的女儿,便将主意打到贾府身上。她认探春作义女,替她的亲生女儿去番邦和亲。

湘云的未婚夫卫若兰家也正是败军中的一员。幸而卫老爷是战死,不然主上一怒,抄家治罪也不稀奇。

王喜凤总觉得和亲这个事情有点扯。到了要靠和亲止杀伐的地步,哪怕是皇帝的女儿,嫁过去用处都不大,何况是郡王太妃的女儿?如今太妃的女儿竟也舍不得,认个义女就送出去,真当人家是傻子吗?这样糊弄人的和亲意义何在?

而且,贾府替南安王府出个女儿,能换来啥?南安郡王一个被俘的败军之将,就算拿和亲换回来了,还有什么前程可言?何以庇护贾家?

搞不懂。探春沦为牺牲品无疑。她被摆到台面上,成为了某种交易的筹码。这个前一秒还在为自己的生辰烦恼的姑娘,如今面临着生离死别。一箱箱的嫁妆抬到贾府,尽量让这场和亲看起来和正主儿出嫁一个样。这都是探春的买命钱,谁看了不伤心?

赵姨娘成日觉得探春心硬,不肯拉拔她这个姨娘。如今探春落了这般田地,她再也说不出戳心窝子的话,只恨自己是个姨娘,护不住她的三姑娘。

那些做工精美的专刊册子,探春都交给了大嫂子,换回了所有人当初的底稿。她说,这一去万里遥,总得留个念想。看了这些熟悉的字迹,就像姐妹们又聚在一起结诗社一样。不说宝玉,单是王喜凤,都觉得心疼的厉害。这些钟灵毓秀的姑娘们,就这么一个个离散飘零。

湘云更是两头悲伤。

探春一去生死两茫茫,不说见面,想捎个只言片语都难。她自己呢?还没过门未来公公就殁了,又是三年孝。倒不是她恨嫁,只是这样的形势,无端让人心惊。她能这么自在,靠的是老太太。偏老太太有了春秋,这一层层的打击下来,不知还能熬几何?

噩耗一个接一个。

死催活催送走了探春,大家还没从悲痛中缓过神来,孙府来报丧,迎春殁了。老太太哭的泪人儿一样,揪着贾赦夫妻要孙女。她老人家也后悔,当初贾赦执意要把迎春嫁给孙家,她没有反对。母子二人本来隔阂就深,若为了迎春的婚事起争执,又添一层矛盾。就这么一念之差,却害了迎春性命。

府里孩子本就不多,四个孙女,一个入了深宫不得见,一个和亲一去无回,这个更是早早丢了性命,只剩一个惜春,吃了长斋,只愿青灯古佛度一生。

凤姐儿好一番劝说,贾母才倦了睡去。

园子里哀鸿遍野,虽也没剩下几个人。黛玉本就泪多,听闻迎春的噩耗,更觉人命微薄,了无意趣。湘云是个直肠子,哭的也真,王喜凤多半是在替她拭泪。

宝玉更甚。去年迎春归宁的时候,宝玉就说要接了二姐姐回来园子里养着,王夫人斥他说的什么傻话。如今一年不到,就折在了夫家,怎能不恨?游魂似的在园子里逛了一圈,第二日就闹出来,他的通灵宝玉不见了。

宝玉房里服侍的丫头们哪敢担这样的嫌疑,里里外外找了一通,依然无影无踪,眼见瞒不下去,才报给了王夫人。失了玉,初时也并不觉得如何。过了一阵,也没出现更坏的后果,众人虽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却也渐渐放下心来。

薛姨妈家依然愁云惨淡。香菱受着薛蟠夫妻俩的夹板气,最终没能挣得命来,说去就去了。薛蟠自己也没落着好,嫌家里不安生,跟人出门做生意,又闹出了人命官司,被官府索拿。只这一回,贾府再没有能量平息此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