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学医救不了十二钗 > 第56章 第 56 章

第56章 第 5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十六岁的小举人张诚?年纪这么小,更不行了!

继小时候想学射箭被拒绝,这次想去游学又被拒绝!都是因为父母觉得他还小。那要给他说亲的时候怎么说他已经大了??

游学只是一个概念,落实到出行,准备工作有很多。

衣物鞋袜药品银两等生活必需品要筹备清楚,哪些可以半路补充,哪些必须随身携带?走哪条路线,沿途山川地貌气候情况如何?一路上要拜访哪些名士大儒?届时拿谁的帖子谁的推荐信?有哪些商队哪些镖局可以保障安全?平安信多久发一次?带几个随从?

要有人专门组织游学就好了,庞大的出行团,雇专人护送,根本不担心安全问题。有些名气大的书院,会连同其他书院一起,组织有游学需求的学生出门游历。德高望重的老师带队,专人随队讲解沿途民生经济,性价比挺高。可惜,并不欢迎外人。

准备工作进行了半个月,之后,找了相熟的商队一起出发。商队也不是傻子,不可能赤手空拳闯那些有匪类出没的山林,每一趟都会雇有经验的镖师随行。镖局这一行,讲究的就是人脉广路子熟懂规矩,行走江湖报出名号,朋友都卖个面子,基本上事情就平了。若是路子不熟兜不住,人家赚的就是这份刀口舔血的钱,少不得要拼命。

如今出行,面临的就是这么个出门需要专人护送的情况,也难怪谁家里有人出门在外就会提心吊胆牵肠挂肚。贾琏以前往返金陵如入无人之境,那是有荣国府的金字招牌。普通老百姓还是夹着尾巴做人比较安全。

初时关氏也担心得一宿一宿睡不着,后来,便诊出了两个月的身孕。这下,挂念夫君的心不得不收回一些,要先顾好自己的身子。关太太也忙送了嬷嬷来照应。

大姐儿已满了周岁,本想她陪着关氏,也能缓解关氏的紧张心情。孕期激素分泌不平衡也会导致情绪上的起起落落,孩子在身边正好能分散她的注意力。可谁知,这一胎竟是十分磨人,害喜严重,动不动就折腾的人仰马翻,大姐儿毫无用武之地,哭闹起来反倒牵扯孕妇的精力。没奈何,关氏只能将女儿送到正房,暂时让婆婆照顾。

家里又不缺丫头,说是王喜凤带孩子,不过是让人收拾了房间,奶娘跟大姐儿住进去,再拨了沐雨跟奶娘轮换陪伴守夜。白天孩子都由奶娘带着,想抱去西厢去西厢,想来正房来正房,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之后,便断断续续收到贾兰的家信。里头有旅途见闻,有对家人的叮嘱问候,更有与亲人会合后的各种细节,历历在目。他们个个都有家室,懂得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慢慢地,便也将提着的心放下大半,非等人到了跟前,一颗心才荡荡悠悠地归位。

胡天八月即飞雪。虽贾兰岳家所任之地八月份还没下雪,但气温也一日日往下走。这游学第一站,他们打过卡,探过亲,替京中同窗访过故交,也赏了与中原完全不同的北国风光,便赶在大雪封路之前一路往南。冬天还是南方更适合生存。

众人南下的时候,路线就丰富了。想慢慢行来,浏览各地人文风光,就走陆路。想急急奔赴某地,寻师会友,就走水路。只要找到靠谱的官船,出示举人文书,基本通行无阻。

关太太三两日就来串一次门,一来是来探望侄女,二来,两个儿子外出,担心加倍,又不能在家与两个儿媳妇诉苦,只能来找亲家说说话。同为母亲,总有些共同语言。哪怕两边的信件已经相互交流了无数遍,开口都快能成诵了,说这话依然会拐到这上头。只恨儿子出门在外,信件不能写的话本子那样长,看它十天半个月才好呢!

贾兰一行到金陵已是年关。这帮人出门眼睛就没个够,要不是过年,只怕他们还不肯找地方安顿下来呢!

李婶子早就得了信,知道贾兰出门游学,要来金陵,早伸长了脖子日日盼望。哪怕京中每年又是写信又是送东西,可知道的毕竟有限。如今现成的人到了跟前,不得细细问来?

李家虽是诗礼传家,李父这一支在他老人家去世后也渐渐沉寂。族中也有外出做官的,大部分折戟乡试。年轻时也能称一句风流才子,年纪大了也去了上进之心,安守乡里。贾兰走了一圈亲戚,也去了贾家族地。

祖宅长久无人修缮,几近半塌。族人大多跟京中几支血脉浅薄,并不亲近。贾兰只拜访了几位族老,彼此唏嘘。又见了几名靠着族中祭田产出勉强进学的贾氏子弟,自有一番勉励。

江南文风鼎盛,既然好不容易来了,总不能白来。各种文会,各处书院,名人古迹,名师大儒,如过江之鲫。哪怕每天访一处,也得排上好几个月吧?

连他们自己也没想到,在江南一逛就是一年。手稿文章积了一沓又一沓,可谓收获满满。期间,贾兰受到家中报喜,长子出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