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有口的仆从,本来要另外安排房舍,只是王喜凤觉得家中人太少没安全感,便让这两家人住在外院,姑娘们挪进内院,齐活儿。
诸事打点完毕,粗略合计了一下,收支能达到平衡,王喜凤以为自己又可以躺了。正准备吩咐雪雁把她的琴摆出来,紫鹃匆匆进来了。
“姑娘,外面来消息,宝二爷能出来了。”
王喜凤以为自己听错了。她的亲身经历,宝玉要不是痴痴傻傻,哪里会被放出来?这事儿给闹的,啥子情况?
“谁给的消息?”
“芸二爷打探的消息,据说他有朋友能走通狱中的路子,也是费了许多功夫。”
哦,贾芸。这倒是个讲义气的。
“还有吗?”
“遭难那日,巧姐正好被琏二奶奶的丫头小红送到她舅舅家玩,回来的时候小红发现不对,悄悄藏去了刘姥姥家。琏二奶奶知道巧姐平安,在狱中自尽了。”
“平儿知道了吗?”
“我们这边得到消息就来回您了,不知芸二爷报给了珠大奶奶不曾。”
李纨向来讲究明哲保身,王喜凤担心她对贾家众人关注度不够,故而命人悄悄打探消息。果然让她搞到了最新情况。
如果宝玉真出来了,得住在大嫂子那边才合适。刚好他的丫鬟还在,派过去服侍就行了。她在贾府长了这么大,该领的情要领,该还的债也要还。
巧姐那里倒是容易,她会补贴些钱物给刘姥姥。接回来干系太大,还是隐姓埋名长在乡下才能保平安。
王喜凤亲自去了趟隔壁找李纨。原来,宝玉还是命太好。因肖似功勋卓著的荣国公,又是元春最疼的弟弟,今上开恩免罪释放。其实,也是贾政纯纯的政治蠢货,被人蒙蔽,自身并未触犯律法,全是失察之过,这才没有牵连他的儿孙太过。
经历了被关押失去自由的痛苦,宝玉并没有体会出世间的美好,反而更加追求心无挂碍。李纨派贾兰接他回来,他由着麝月服侍他沐浴更衣,又至堂前见为数不多的亲友,给众人施礼道谢。寥寥几人一起吃了顿饭,便让宝玉暂且歇下。
次日,麝月就哭着来报,宝二爷不见了。众人找了几天,有人说看到他依稀跟着一僧一道走了。麝月一下子想起宝玉曾经说过,他的朋友柳湘莲跟一个道士云游去了。一个没缓过劲,顿时瘫坐在地。
曾经,她们在宝玉房里是如何风光恣意,如今死的死散的散,竟不知身在何方。王喜凤见她情绪不对,也不便劝解,只让紫鹃暗暗留意。另有凤姐的丫头丰儿,也是个伶俐的,只是她一时半会儿用不上。都让她们先在房中做些针线磨性子。
平儿得知巧姐安好,恨不得立刻奔了去。她虽是个奴婢,也早已将贾府认作自己的家。哪知一夕之间,家破人亡。谁又能想到,一门双国公的贾家也有被抄的一天?
只李纨劝了她几句,她倒是重新思虑起来。
最终,她并没有去找巧姐。反倒留在李纨身边作伴,打理家事。得闲就做做针线,攒的月例也几乎都贴补给了巧姐。她若冒冒失失过去,农家地方她不仅帮不上忙,反而给暗暗做了好事的刘姥姥添麻烦。不如这样远远地观望,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贾家诸人,除开核心人物,余者皆是流放,不论男女。王喜凤和李纨准备了好携带的干粮衣物及散碎银子,同贾芸一道悄悄去送行。押解们由贾芸走了他邻居倪二的路子打点好了,只盼一路给些照应,以免折在半路上。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万一哪天遇到大赦,兴许就能回来了?可惜,名中带赦的贾赦却已授首。
王嬷嬷一家在她荣养时便由王喜凤放了卖身契,如今是正经平民,拿着王嬷嬷积攒的家底做着自己的营生。虽说呼奴唤婢不敢想,但小日子过得还算滋润。这个年月,但凡有一技之长,再勤劳肯干,后头还有个能跟贵人拉上关系的长辈,已经是很好的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