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学医救不了十二钗 > 第119章 烂摊子

第119章 烂摊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听闻宁国府出事,王喜凤知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还没等荣国拿出什么章程,围宁国府的原班人马又在荣国府做了个全套。首当其冲就是贾赦,其次是帮贾政管家的贾琏,二人及相关仆从一应被锁拿。罪名倒是当场问过的,无非包揽诉讼及盘剥重利。其他女眷家人皆圈禁并由人看守。贾政本人被派出去巡查河道,正奉旨一路狂奔回京自辩。

薛家因只是亲戚投奔,锦衣军并没有过多为难,自放了他们一行出府。这可真的是“树倒猢狲散”的真实写照。薛母一路上呆呆的,好似完全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

她们能出来本就费了番功夫,更不可能带许多东西,只收拾了随身细软及衣物。到了那座小院,也顾不得是大是小是宽是窄,各自寻好屋子,又安排人打扫铺陈。

人在遭受挫折的时候,本就需要一个安全点沉静自己,慢慢消化。她们到了陌生的环境,得让环境尽快变成她们熟悉的那种才行。可此行仓促,什么准备都没有,纵是这座宅子因婚期将近而进行了规整,毕竟没住人,什么都缺。

这头薛家在忙着重新安营扎寨,那头贾府却是哭声震天。

黛玉的病情本就急转直下,再没有挽回的可能,不过是熬日子。偏府中近了锦衣军,四处搜查拘人问话,那动静简直是人仰马翻。黛玉隔着重重门窗帐蔓,只当时宝玉大婚高朋满座,这才如此喧哗热闹。这么一刺激,当即香消玉殒。

贾母本就因府中噩耗连连而元气大伤,养尊处优了几十年的身子骨已然垮了大半,哪里受得了这样的打击。起初是中风的征兆,若及时请了太医来诊治施针,或者尚有回转,可惜彼时所有人都出不了府去,薛家也人去楼空。贾家人一番苦求,好歹请了个大夫来把脉。贾母只熬了一夜,第二日便撒手人寰。

死了国公夫人,这件事可大可小。负责看守的人不敢隐瞒,急急上报。之后有旨意下来,允许贾府治丧。这个节骨眼上,谁敢跟贾家来往?即便是之前痛斥夏金桂无情的薛母,如今也主张夹着尾巴做人。王喜凤好歹请薛蝌跑了一趟,虽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可做人也不能太白眼狼。

若说贾政回京,肯定是没好果子吃的。偏偏老母亲在锦衣军看守期间去世,好么,妥妥的苦主。这样的发展令人始料未及。

吃瓜群众哪里知道那么些个内幕,只隐隐传出消息说:府里的表小姐围府那日受惊吓而亡,贾母随即中风而亡。执行任务的人只能暗叫倒霉。

东府贾珍或者牵连到了什么大事里,让上头抓住了把柄发狠收拾,家产都给抄了,贾珍及几个心腹管家都一同入了狱。贾赦稍微好些,他本就是个宅男,能牵扯到的事情不多。只上头要收拾你怎么可能轻轻放下?连同给二房背了锅的贾琏都得接受审判。

若不是家中的国公夫人死的正是时机,恐怕荣国府也该跟隔壁宁国似的夺爵抄家一条龙。圣人终究留了一线,跟贾珍一样判了流放,罚没了爵产及两人的私产,余者未动。而贾政更幸运些,连牢狱之灾都避过了,只没了官位。可这已经是要了命了。

贾政为了当官已经奋斗了半辈子,一夜回到解放前,岂不郁闷?只是这种烦躁并不能表现出来,否则就是心怀怨望。这样的罪名贾家已经当不起了。

此外,荣国府上上下下近千人,也没出几个能干人。奴仆里脑子活的早将自己喂得满嘴流油,主子哪里玩得过这一届又一届老奴带出来的人才?贾家没被有资历的奴才们搬空,都算是这些家生子念及老一辈的情分。除开这些赏下来的庄子,贾家也没别的产业。如今没了家底也没了进项,这么些人要吃要喝,谁能扛得住?

当然,需要烦恼的事情远不止这么一两件。上头网开一面,让体体面面地办完贾母的丧礼再流放的流放,搬家的搬家。对的,敕造的国公府要被收回,贾家得另找宅院安置。

无论是王夫人还是凤姐,手里都不缺陪嫁的宅子,只如今谁也支撑不起这么庞大的开支。首当其冲就要处理些下人,给自己减负。

王喜凤如今也面临类似的问题。薛家进京有四五房家人跟着,如今薛家既无产业也无大宅,根本养不起也容不下这些下人。她一个姑娘家不好跳过长辈行事,便很是为难地请教了薛母。薛母也的确需要干点活转移注意力,不然熬不了几年就得去陪她的好大儿。唉!

两家谁也没想过被意外打断的婚事进度。王喜凤暗自祈祷,可千万别想起来哈!老太太仙游,冲喜的名头都没了,贾家再守个三年孝,很可以。

王喜凤以为薛家人少,裁员工作肯定比贾家快。然而现实疯狂打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