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学医救不了十二钗 > 第139章 千篇一律

第139章 千篇一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王喜凤虽然不知道王夫人的心理活动,可领教过无数清宫剧的她在宅斗理论上已然可以冠姓钮祜禄,内心的阴谋论buff早就叠满。无论大家的内心如何,表面上都讲究一团和气,只要还顾及面子,她完全可以见招拆招。

而赵姨娘对于探春雷打不动每天在王夫人跟前凑趣奉承非常看不过眼。怎么说三姑娘都是从她肠子里爬出来的,却只巴结太太和宝玉,对她和环哥儿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最扎心的是:连环哥儿都叫她一句母亲,三姑娘却叫她姨娘。这才是她的意难平。

可她哪里记得这位她在心里骂了一万句白眼狼的三姑娘,小小年纪,做的却是跟她一样的事情。她们两个都要在王夫人跟前伏低做小,尽自己的本分,不求额外照顾,只望有尊严地活着。

小姑娘家家,谁不希望有人无条件宠着护着,受了委屈有个可以肆意哭闹的怀抱,有人能变着法儿哄她开心?可看看赵姨娘怎么给人当母亲的?连对她紧巴巴护在身边的贾环都是冷嘲热讽或者口吐芬芳,想必这样释放天性毫不矫揉造作的母爱也不是探春想要的。

以探春的机敏,她早知道赵姨娘秉性,根本没指望能让这位生母理解她。或者说,她没有得到过毫无保留的母爱,也没指望能依靠或者相信任何人。至少,王喜凤本人要体验的正是这样的探春。

想让一个本就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理解并认同你,光靠一张嘴,太难了。有这精气神,干点啥不好?

贾府的生活千篇一律,王喜凤却觉得自己已经有点如鱼得水。她通过不同的视角看同一个剧本,那种依稀知道一点却有更多谜题要去探索的神秘,真的很难让人厌倦和反感。

林黛玉进京由贾母一手促成,进府后各种待遇与宝玉无二,二人又同时养在荣庆堂,王夫人这种混迹内宅几十年的老姜哪能不竖起雷达?婆媳在某些时候是一致对外,可更多的时候此消彼长,称一句“对手”也不为过。虽说给三春安排这么个住处,难说是不是她给黛玉拉仇恨,可这世间最难估摸的就是人心。

即便王夫人只是随手安排,被从贾母身边调开的三春无论住到哪里都会觉得她们不如贾母的外孙女得宠吧?别人或许一笑置之,可探春是个聪明人,她更看的透其中的弯弯绕,心里难免留疙瘩。

三姐妹被王夫人划归大嫂子李纨照管,除了王夫人太忙,照应不到这些小辈,也是帮李纨填补寡居生活的空白。李纨是正经管家小姐出身,贾府精挑细选的长媳,其能力品行都是经过认证的。一朝丧夫,这些个管家理事的本领都被迫歇下,带小姑子读书做针线不过是洒洒水。

李纨本就不是凤姐那种自来熟又嘴巧的性子,人生遭逢大变后更是少言寡语,非必要不开口,非必要不出门。小姑娘们跟她一处学习,真的很能磨砺性子。不然,怎么三春一个跳脱的都没有?迎春木讷,惜春冷淡,探春虽活跃些,却绝不活泼。

别人尚且不提,只探春就很好品。能在王夫人和赵姨娘莫名的拉扯中长成一个机敏坚韧有志气的姑娘,纯属老天爷显灵。多少人将自己的碌碌无为和童年不幸挂钩呢!

三春这个“偶像组合”也算是同吃同睡,同进同出,闲来无事品茶斗棋彼此解闷。王喜凤很容易就代入到这个奇怪的氛围中。

就好比,迎春跟东府那位常年在道观打坐修行的贾敬似乎有点缘分,爱看什么“太上感应篇”,而惜春跟小尼姑智能儿挺能玩到一起去,还有“独卧青灯古佛旁”的判词呢!这与文中神秘兮兮的一僧一道倒是合上了。儒释道这两位姐妹三占其二,只剩下“儒”,探春要不要对号入座?

可惜,无论你想修道还是参佛,玩票有玩票的搞法,正经有正经的道观庵堂,总能让你满意。可探春想往“儒”上靠,只能是玩票。自得其乐也就罢了,旁的便不要多想。不然她也不会慨叹:但凡她是个男人,早出去立一番事业了。

不知她看着宝玉成日在脂粉堆中享乐,大好青春抛费,有仕途不肯走的纨绔样时,如何在心底为自己感到悲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