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虚观这场好戏带来的连锁反应很是精彩。
黛玉和宝玉正如许多在暧昧期的少男少女般,只以为对方跟肚子里的蛔虫似的,啥都能看的分明。可有些东西偏偏是当局者迷。你来我往都拿假意去试探,自然得不到心中想要的结果。他们这一场极限拉扯堪称经典。
王喜凤天生站女生这一边,尤其对宝玉动不动摔玉的行为很是反感。明明是上门探病的,结果却将人气的连药都吐出来了,也真是个人才。想来想去,夏日里园子里还是清静些好,她一步三摇地从秋爽斋往潇湘馆而去。
潇湘馆翠竹环绕,夏日论幽凉比别处更胜一筹。林黛玉大约刚吃了药,正由着丫鬟们收拾茶碗。见王喜凤进来,她倒是想起来迎一迎,却明显力不从心。
王喜凤刚想说话,宝玉就到了。
见三妹妹也来探病,宝玉也没觉得诧异。彼此见礼,宝玉便问起黛玉吃了什么喝了什么,竟是面面俱到。
王喜凤早就决定当个不识时务的灯泡,根本没有给他们留点吵架空间的意思。他们都是体面人,断不可能在她这个外人跟前闹起来,阴阳两句也就罢了。
果然,黛玉见宝玉来,便问他好端端地怎么也待在家里,不出去作耍?这便是隐射昨日清虚观之行。宝玉被人当场做媒本就不快,哪里经得起黛玉挖苦,可迫于三妹妹在场,有话也只能憋着。
王喜凤也怕憋狠了再惹出别的乱子来,只得亲自出马打圆场,反正这活儿她熟。
“二个怕是也记挂你病着,咱们可不都巴巴的来给你解闷?”
若是宝玉说这话,黛玉自然有八百句等着,可说话的是明显带着好意前来探病的探春,黛玉便只能领情,还不忘嗔宝玉一眼。宝玉纵有许多无法诉诸于口的委屈,也在这一眼中烟消云散。此话题掩过,气氛便融洽了几分。
园子里没有秘密,若是宝玉自己去看黛玉,大家都不以为意。宝玉哪天不往潇湘馆跑八百回?可向来随大流的三姑娘竟也去了潇湘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立时便占据上风。
不多久,宝钗来了,迎春和惜春也来了。这么呼啦啦的一群人,将黛玉给整不会了。不过就是有点中暑,哪里就那么金贵,个个都跟约好了似的来探她?幸好大家都熟知探病礼仪,不过略坐坐,说了几句话,便还了病人清静。
王喜凤也没料到她不过是出个门,却惹来一群人好奇,怕不是各人闷在房里的确有些枯燥无趣。既然是她惹出来的,也只能邀了众人往秋爽斋而去。
宝玉临出门还朝黛玉唠唠叨叨,安生养病,晚些时候再来看她云云。
秋爽斋虽不及潇湘馆幽静,可听名字便知这也是一处极好院子。大三间开阔,庭院周间花木扶疏,天气虽热,却毫无滞闷之感。翠墨见有客来,早安排人伺候茶水果点。
王喜凤的书架虽比不上黛玉塞得满满当当,却也不那么空荡荡。宝钗见了书架上五花八门的手抄本,笑道:“原本还说宝兄弟最爱杂学旁收,今日一见,探丫头竟也如出一辙,不愧是兄妹俩。”
王喜凤笑嘻嘻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我虽比不得正经读书人,却也愿意开阔眼界。若是男儿身,倒也不怕行万里路。可身在内宅,也只能从书中长些见识。”
话题一转,便说起各地风物。宝钗虽总拿些规矩教条劝诫自己和旁人,可那些闲书也没少看,进京这一趟也算历经多地,脑子自然不可能跟不上趟。而说起这些,宝玉立时就不困了,他虽没有亲身经历,却从狐朋狗友那里听得许多新鲜古怪,此番讲起,妙趣横生。
小小的团建结束,王喜凤觉得自己为了神仙爱情当NPC也是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