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寻思着反正要回请薛家母女,不如邀这老人家一道园子里逛逛,也不枉人家这么大老远的来一趟。
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名场面再无赘述,终归是各取所需皆大欢喜的结局。王喜凤还跟着贾母一道,往栊翠庵蹭了一回妙玉的茶。
王夫人虽则有些懊恼自家不争气的亲戚沦落到给人当笑料逗趣,怎奈起因还是她惯爱推脱之故。若当日那刘姥姥找来,她见一见,早八百年就给银子打发走了,又怎有机会在贾母跟前现眼?
这里王夫人自觉失面子还没过多久,邢夫人又闹出笑话。却正是贾赦看中了贾母身边的鸳鸯,邢夫人想方设法找路子撮合的故事。结果软硬兼施之下,事情依然没办成,还闹到了贾母跟前,邢夫人吃了好大的挂落,连带王夫人一起挨了顿骂。
媳妇挨婆婆骂,在这个时代可谓天经地义,哪个媳妇不受气?说实话,王夫人还真是无妄之灾,贾母要骂人了她管你是谁,逮住谁骂谁。光看攻击的点就跟王夫人对不上:一个弟媳妇还能插手大伯哥纳妾?
这种时候,谁也不敢开口求情,就算是宝玉也不敢在贾母跟前替自己的母亲辩解,唯一有立场有条件的恰是探春。书中也正是探春替王夫人解了围。这个流程走不走都无伤大雅,贾母骂王夫人也不是真觉得是她的错,不过是顺带手迁怒罢了。
若往深了想,这可能也是贾母对王夫人不满的一次借机爆发,骂一顿也就完事了,若非去辩护一波,很可能会招来更大的厌恶。王喜凤不太喜欢这种套娃般的深究,晃晃脑子让自己清醒几分,老实地走剧情。
事了拂衣去,至于有没有领情,已经与她无关。
入冬之后,猫冬就成了常态。便是下人走在路上也是步履匆匆,再不见往日的从容。能在这个季节相互串门的,大概只剩下真爱二字可以概括,例如一天跑八百遍潇湘馆的宝二爷。姐妹们最多在贾母王夫人处请安时唠唠嗑,少时依旧散去。
这日,姐妹们正一处围观黛玉教香菱学作诗,你一言我一语点评香菱新作的七言律,便听得呼啦啦的丫鬟婆子进来禀报,说外头传话让姑娘们往太太房里见远客。王喜凤心知这便是走剧情。
大观园里多了好几个亲戚家的姑娘你来我往,原本沉寂无聊的冬日都雀跃了许多。薛宝琴随贾母住荣庆堂,却是日日往园子里跑,跟姐姐们混在一起作伴。而史侯外迁时,贾母将史湘云接到贾府,史大姑娘却一心要跟心目中最理想的姐姐薛宝钗一起住蘅芜苑,贾母也只得随她。
初雪时,已经彼此熟悉的小姐妹们相约到芦雪庵欣赏这琉璃般的世界。
雪景其实看的就是污浊丑恶都被裹上糖霜后鬼斧神工般的美好。视线不要在被行人踩踏过的路径上停留,极目远眺,总有更好的风景。例如,栊翠庵枝头那点点红梅,简直就是皑皑冬日里的点睛之笔。
论跟妙玉讨红梅,自然还得是宝玉出马。虽说贾府老资历黛玉及新客邢蚰烟都因同乡之故跟妙玉有些来往,但宝玉毕竟多了一层主人身份,总有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实园子里并不止栊翠庵才有红梅,只是此情此景,见到了,讨到了,便是圆满。若再往别处去寻,总失了那种随心的味道。众人皆知妙玉性子古怪,不喜与人打交道,更不喜人多吵闹,并不去烦她。
不多时,宝玉便带着姐妹们的希望满载而归。王喜凤之所以跟着大部队一路行来,除了不想自己不合群,便是等着领一束带着禅意的梅花回去插瓶,再配一支信手拈来的琴曲,满满的仪式感有木有!
下人们不明白为啥这些小祖宗们大好的时光不在屋里取暖,反倒在外头挨冻,美其名曰真名士自风流。一个个的,脸都被吹红了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