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学医救不了十二钗 > 第170章 物伤其类

第170章 物伤其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宝钗离了大观园这个是非窝,回了薛家依然逃不脱是非。薛蟠娶妻也算门当户对,乃是京城皇商桂花夏家的小姐,花容月貌令薛蟠一见倾心。哪知媳妇进了门才知此前那副贤良淑德不过是捕鼠夹里香喷喷的诱饵,既进了薛家,便恢复了滚刀肉的本来面目。

秀才遇到兵,薛宝钗遇到夏金桂,一个要脸面,一个混不吝,胜负可想而知。宝钗每日都在看嫂子作死与劝薛母看开点之间反复横跳,这些家丑又不适合说给旁人听,连找姐妹们串门玩笑的几率都低了许多。

贾家也没给宝玉留下多少缓神的时间。这一年陆陆续续发生的事情,但凡有些政治嗅觉的人都已明白风向。以往是严父慈母加上一个护犊子的祖母,如今王夫人跟贾政站一条线,贾母精神越发不济,早就在与王夫人的博弈中处于下风,再说不出祖孙俩回南省的话。

这个冬日,园子里显得格外冷寂。

迎春匆匆出嫁,刺痛了不少人的心。未曾婚配的姑娘们都开始犯怵。贾府的下人嘴皮子宽松,那孙家是什么情形几乎人尽皆知。迎春这样的国公府小姐竟配了这样的婚事,她们往后又会是怎么个出路?

这种话题不足为外人道,可谁内心没有憧憬过嫁得风姿仙郎从此琴瑟和鸣呢?身边的教训虽多,往往无法感同身受。社会的残酷总能教傻白甜们重新做人,可那样的代价不是每个人都付得起。

懦弱的小姐配了人品不好的夫君,拘束还是父亲欠了五千两银子被拿去填坑的,即使不懂占卜或者不知剧情的人,也能料想迎春奔赴的是怎样的结局。人生的悲哀便在于,有些事情你明知道结局会怎样,却依然要照着既定的轨迹行进。

或者,这也是宝钗最终嫁入贾家的缘由。薛家本是皇商,失了家主之后越发衰败,若不是有王夫人这层血缘关系靠上来,薛家真找不到比国公府更高的门第了,只看看薛蟠娶妻的档次便知,所谓的四大家族早已名存实亡。

再对比吃喝嫖赌样样俱全还家暴的孙绍祖,宝玉这样有根底的傻白甜根本就是婚姻市场上的一股清流啊有木有。对于薛家来说,将宝钗嫁给宝玉可能真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做人不能既要又要,有对比才有幸福感。

在贾府的未来面前,任何人的儿女私情都不值一提。每个人的命运都依附于家族而行,有关个人前途和命运的话语权也从来不在某个人自己手上。

宝玉的婚事顺理成章提上日程。贾府到了这个地步,宝玉也不可避免地被分斤论两摆上联姻的天平。当初贾母表示宝二奶奶人选不看家世门第,是底气使然。可如今无论是林黛玉还是薛宝钗都已满足不了贾府需求。

世家大族也都不是傻子,宁可保持观望,也不想被卷入漩涡。贾家即便物色多时,也依然高不成低不就。到了贾妃薨逝,王子腾暴毙,宝玉的联姻之路基本堵死。

对此,宝玉毫无所觉。

婚姻大事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大婚之前跟当事人没多大关系。他依然在为仕途经济之道挠头,为林妹妹日益加重的病伤神,外界的风风雨雨似乎永远都刮不到他身边。这是家长们对孩子爱的保护,却也是一种悲哀。

贾府已呈衰败之相,王喜凤也需筹谋如何宾主尽欢。

她在贾家一住好几年,终是她得了庇佑占了便宜,虽说每日都有潜心为贾府诵经祈福,也为贾府里好几条人命做过超度,然而就结果而言并没有什么用。严格说来,不过是拿来安慰自己也曾给予回报的冠冕之举。

有她的出现,每回贾府的结局都会有些微改动,蝴蝶效应多多少少会有所体现。哪怕她装得天衣无缝,人和人终究是不同的,她无法复刻另一个人的思想,在行动上自然会有出入。这样的细微变化会引起多少连锁反应,谁也不知道。

幸而她终究窥得了几分宇宙奥秘,但凡不涉及她自身,推演之术还是有点靠谱的。神仙之事早有定论,她自知无能为力,可凡人尚有腾挪空间。

病中的林黛玉已许久未曾出潇湘馆,为此王喜凤还亲自去探望过一回。她在贾府做足了出家人做派,出栊翠庵的次数可谓屈指可数。并不是说她有多矜贵,只是不想过多涉足红尘。

佛家与俗世牵扯过多影响修行,她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修行之人,却也不愿在这个副本干涉太多剧情。唯有君子之交淡如水,方能各自安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