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乔思朝情绪化时间只持续了不长时间,和似锦丹霞一齐冲淡,消散。
她和祁令并肩坐在土窝窝里,祁令一直摩挲着她手腕,无声安慰她。
在乔思朝情绪回笼觉着有些尴尬时,恰到好处地收手托腮,盯着远处的山路看。
当初他们进村时,开了辆和原生态山村画风极度不符的越野摩托。
摩托车太扎眼,按乔思朝的说法,一来怕车被人盯上连刹车线都留不住,二来怕人被盯上原地改头换面,于是导了一条荒草密布的野地,多走三倍路程曲线进村。
不过现在看来,乔思朝省略的第三条原因,恐怕才是最重要的。
尽管视线不远处是官方盖戳认定的进村路,名副其实正儿八经,实际上道不道坡不坡的。
把这条人为踩出来玩意儿说成路,跟褪色稻草搭的草房子被叫做白宫没什么区别。
一条杂草被踩死的速度赶不上再生速度的潦草丝带,随心所欲环山而绕,最宽的地方还没两个摩托车胎并排放宽,S弯直角弯锐角弯,将近45度的半坡起步一应俱全。
甚至还有垂直悬挂,通体用手腕粗麻绳制成的摇晃梯子,连接两节水平高度相差十来米的平台。
上次见这种惊心动魄的设计,还是祁令刷视频看到的越野自行车速降比赛,每一步都落在她意想不到的位置,看得人肾上腺素飙升,经弹幕提醒才想起来自己能呼吸。
有些突破想象突破眼界,机缘巧合才能了解到,值得拧眉感叹一句“我的妈啊怎会如此”的奇闻轶事,却是另一些人的日常。
被祁令自动归纳为需要签生死状的极限挑战的山路上,一个男人骑着辆摇摇晃晃吱吱扭扭的破二八杠,前车斗装了满满一筐东西不说,中间杠和后座分别吊着个鼓囊囊奄奄一息的蛇皮袋。
在这样的路上,人和车都遭罪。
那男人屁股离开车座,身体前倾奋力蹬车,上下颠簸,抖得能看见重影。
那二八杠苟延残喘的哀鸣声在山谷里回荡,看起来随时能散架罢工。
到了那段悬梯,祁令以为那人会弃车,正在想这么多东西他等会儿要咋拖。
肩上扛两个手臂上挂一个?两只手分别扶着,哎,蓝领不容易,想想就够累的。
只见那男人提起前车斗的东西,拽住被风吹得轻微摇晃的绳梯,熟练地在剧烈摇摆中爬了上去,然后再下来,反复三次把行囊全丢了上去。
然后在祁令震惊的视线中,男人又一次爬下来,手里拿着条拇指粗的绳子,在自行车上绕来绕去,然后轻松把车子立起来,像在立一只猫,车把朝上靠着山体。
男人站在绳梯第二阶,捞起绑在车把上的绳子,像背书包一样把二八杠背在背上,吃力地爬上去,坐在地上休息一阵,把所有东西复原,蹬着车走了。
乔思朝用兔耳朵遥遥地戳了戳乔默山,看不到他的身影后,在祁令耳边狗叫一声,给祁令吓得一哆嗦。
“嘿嘿,走吧咱们。”乔思朝疯狂搓背,“呼噜呼噜毛,吓不着。”
祁令也在乔思朝狗叫一声,疯狂扭动,“行行行,停停停,灰都搓下来了。”
晚饭依旧是勤劳的小鱼儿全权负责,只不过祁令和乔思朝在天擦黑回到家里时,鱼刚好啄完鱼食洗碗从厨房出来。
俩坐享其成的混子跟大厨打了声招呼,高冷大厨没吭声,连眼神都没分给她们。
小鱼儿压低帽檐,从祁令身边擦肩而过,抬起苍白得过分的手,捏了捏鼻夹口罩。
祁令回头看了看小鱼儿,若有所思,直到乔思朝叫她进来吃饭,她回了声:“哦!来啦。”
小鱼儿走在回家的路上,脚步虚浮,头痛欲裂,马上就要掉地上摔炸了。
刚去刘晓莉家看了看,不出所料但又出人意料地,这个点家里竟然没人。
村里人白天活动量够大,没有晚上吃完晚饭散步遛弯这一说。
黑灯瞎火的,一个不留神在坡上一出溜,或者掉进个积满叶子的深坑,再一个倒霉摔腿断胳膊脑震荡的,那就真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大喊“破喉咙破喉咙”更没用了,没网的村民也不知道这个梗。
下一次回到地面上,兴许是明天,兴许是明年,兴许是一堆骨头架子。
乔默山翻山越岭带回来的东西横七竖八地躺在院子里,像是慌张之下随手扔的,只是战功赫赫的战损二八杠没在。
小鱼儿旁若无人地转悠一圈。
思思写作业画画的小桌子还在院子里摆着,没收到屋子里。平时这个时间,他们用那张桌子吃完饭,会擦干净放在角落。
造假的学习痕迹压在课本下,铅笔画倒是明目张胆地摊在桌子上。
有两张,其中一张是折叠三次的线条作业纸,八宫格画满了。
小鱼儿知道思思画了些什么,今儿下午自个儿盯着孩子画的。
另一张是A4白纸,只被主人对折一次,奢侈地分成前后四个区域,第一块只画了一小半。
这幅是小鱼儿走了之后思思创作的,不过小鱼儿对她画了些什么不感兴趣,或者没有感兴趣的意义。
纸张被微风吹拂,纸角时起时落,随时准备再见了妈妈~今晚我~就要远航~
思思今天似乎失算了,爸爸妈妈都已经到家,她还没来得及把作案工具藏在衣柜中。
相比上午短了一大截的铅笔掉在地上,小鱼儿捡起来,用手撸一遍擦擦灰,再拽起衣角仔细擦擦,随手扔在桌子上。
走进卧室视察一圈,还是记忆中的样子,小鱼儿盯着大通铺头顶,曾经被风吹掉,如今和周围旧瓦不是一个图层的那块修补看了会儿,转身走进厨房。
今晚看起来没有开灶。
刘晓莉白天给思思保温午饭的蒸屉还放在灶上,柴火早都烧没了,屋里残留着很淡很淡的烟火气,文学作品里将其称之为家和人间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