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十一月底,学校都会举办“校园十大歌手比赛”,整个校园弥漫着艺术的气息。一中百年来,出过不少科学家,也不乏音乐家、作家、画家、表演艺术家,因此学校对艺术方面从来是不吝鼓励的。
当然,这种鼓励传不到实验班。
午休时间,宁雨还在班里做题,等着人少点再去吃饭。最近他感觉,自己可以和什么集合、函数之类的和平共处了。
“宁雨,有人找。”同学站在门口喊他,指了指门外。
宁雨纳闷,走出教室看见董家晖站在外面,一见到自己就迫不及待地过来圈住他的脖子。“采臣~打听了一圈才知道你在哪个班~想我了没?”
“还行。”宁雨面上笑得不算自然,其实心里是开心的。
“吃饭了吗?”董家晖看起来很兴奋。
“还没……”
“走,请你吃饭去,”董家晖好像就在等这个答案,还没等宁雨说完,就连拖带拽地把人往楼梯间扯,“三食怎么样?”
宁雨挣扎无效,便老实乖巧地跟着走了。
三食的空气感觉都和楼下不一样,气氛热闹,同学间谈笑风生,连穿着都洋溢着时尚气息,青春盎然。
宁雨看着对面兴致勃勃,拿着筷子等他先吃的董家晖,无奈一笑,“学长你说吧,什么事情要这么兴师动众啊?”
董家晖“嘿嘿”笑了声,不好意思地挠挠后脑勺,“我吧,啧,报了‘校十大’,还为此练了吉他。”
“那很好呀,我们董学友唱歌那么好听,”董家晖知道这是在说自己唱粤语歌那次,又听见宁雨说:“这是缺鼓掌和尖叫的观众吧?我应该能去的。”
“不是,采臣,你听我说。我这不是练了大半个月嘛,还是不太熟练……”董家晖有点不好意思。
宁雨安静等待下文。
“然后我就想着,找个人一起唱,这样另外那个人唱歌的时候,我就能专心弹琴了。”董家晖的表情显示出,他觉得想出这个办法的自己简直是个天才。
宁雨一脸“然后呢”的表情。
“然后我就想到了采臣你呀,你肯定是我的加分项。”董家晖在拍马屁这方面简直是炉火纯青。
宁雨没有迷失,试探着问:“学长,要不,咱们不弹琴,直接唱呢?”
“不行,我都答应人家了。”董家晖果断终止谈判。
这倒是让宁雨有些好奇,“谁呀?”
“啧,反正就有那么一个人,看不出你这小孩还挺八卦的。”
宁雨似有领悟,还是积极提供解决办法。“那咱们只弹不唱呢?”
“宁雨,小雨,我的臣,那是十大歌手,不是十大吉他手啊!”董家晖的表情好像在看一个傻子。
宁雨也觉得自己有些草率,后退一步道:“额……什么歌呀,我不一定会唱。”
董家晖一看有得谈,瞬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缠着耳机线的mp3,假意拍在餐盘边,“早就准备好了,只要你答应陪我一起就行。”
看宁雨还是有些为难,董家晖语气有点放缓,“小雨,哥哥明年就高三了,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你就当陪我完成一个心愿?”
宁雨心都软掉一半。
校园十大歌手比赛当天,中午一放学,宁雨就看见廖莹和董家晖站在班级门口等他。
“走,学姐带你做个好看的造型去。”廖莹笑呵呵的说。
宁雨知道董家晖重视这次表演,但没想到他把廖莹这个救兵都搬出来了。
廖莹找了家看起来不错的照相馆,两人在里面简单涂了个脸,描了眉毛,选了匹配的服装。宁雨对这些没有概念,但是看着廖莹甚是满意的表情,他相信学姐的判断。
两人走上舞台的时候,台下有一阵骚动。宁雨和董家晖对坐,互相给了个眼神。他们已经排练过很多次了,只要学长正常发挥,一定能给自己和那个人留下一个美好的纪念,宁雨也是这么许愿的。
前奏一响,台下响起惊呼声。
宁雨在准备歌曲时,听同学讲过,这首歌是一部很受欢迎的偶像剧的插曲,特别流行,他只是没想到这么流行。
前奏有短暂的停顿,宁雨开口,“沿着路灯一个人走回家,和老朋友打电话。”
台下尖叫了,偶像剧果然威力无穷,宁雨这么想着。高潮的时候,大家纷纷举起手跟着节奏摇晃。
董家晖眼眶泛红,看着虚无的地方,对着麦克风唱起了第二段。
宁雨感觉到这份感情的珍贵,“学长,那个人肯定能收到你的祝福。”他心里这样想。
一曲毕,台下掌声雷动,好多人一起呼喊着两人的名字。董家晖看着宁雨,单手提着吉他,向宁雨敞开怀抱。宁雨抱过去,董家晖拍了拍自己的后背,他听到学长说,“小雨,谢谢你,这次表演对我来说很重要。”
宁雨后退,看着董家晖的眼睛,语气极其镇定,“学长简直光芒四射。”
宁雨用肥皂洗了三次脸,却还是感觉脸上糊着一层东西,怎么做表情都不自然。从寝室走到食堂的路上,他感觉周围的人看自己的表情变得不太一样。
晚自习再回到教室时,第三名的奖状已经被张贴在后面的黑板上了,和宁雨相熟的小伙伴们纷纷过来表示赞赏。实验班对艺术娱乐活动的结果,并没有像对大考排名那么敏感,可大家的赞美和欣赏却是实打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