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啥,直播?能有工分不? > 第95章 煎饼

第95章 煎饼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闫洋趴在桌上,旁边是昏黄的煤油灯,铅笔划过劣质纸张发出沙沙声。

几个歪歪扭扭的大字跟长了腿似的,越过田字格,跑到别的位置。

边月盘坐在炕上,揽住闫妍,只用一眼就知道闫洋三心二意,心思都跟到收音机上了。

“婶子,你要想听收音机,借你一阵儿就是了,天天跑这来,字是一天比一天歪!”

刘婶靠在另一边墙上,就差把这当自己家了。

“诶,那我可不客气了!这一天天,都没个课本,还是你们赶得早,现在哪里搞得到。”

铅笔头停顿,又一下歪到天边去。

“我看这几天,那几个高中生愁的,也是王添禄,哪个学校连课本都是人自己的,桌椅板凳都学生自己搬过去的,那阵儿还想让林知青开个卫生站,他咋不上天呢!”

刘婶瘪瘪嘴,没注意到孩子们的表情。

[学校那边还没去看过呢!]

[香江的海洋公园,和这个破破烂烂的学校,很难想象这是同时发生的。]

[所以能许愿让主播带我们去见见世面不,这还没出过远门呢。]

“大力开展扭转企业亏损,增加盈利...”

收音机的声音带着电磁,有些听不真切,从玻璃窗传到院子外头。

柿子树上的叶子长出来,在温和的风中摇曳。

“扑棱—”

燕子归巢了。

“啾啾-”

许是山林里在巢中的鸟儿在呼唤外出觅食的父母。

傍晚,天边还是湛蓝,往后延伸出一片深蓝。

天空下,大路边上,是一大块耕好的黑色土地,平整肥沃,被绿色的榆树、白杨树围住。

边月看了弹幕,后头也去跟婶子们抢着摘了不少榆钱回来尝个新鲜。

天色沉寂,炊烟缕缕。

“把你那背给我抬起来,这么大点就驼背,老了就跟王添禄一样了!”

边月一巴掌把闫洋塌下来的背拍直,转头向刘婶发出疑问。

“赵家村那边真没把孩子送我们这边来?我瞧后面那几个村都来了几个小孩,天天走山路过来。”

“那可不,想送到公社里去上学,也不看看人愿意不?那谁,就赵家那边,赵婶子她嫂子弟弟那边有个孩子驼背,人走出去都没点精气神。我就把这收音机抱我家去听两天了?”

刘婶对赵家村也没什么好印象,想了好一会儿才捋顺关系,又故意在闫洋身边大声说道。

“别给我弄坏就成了!”

边月把收音机塞到刘婶怀里的时候,她还一愣,原以为都开玩笑的。

“闫家那天可被来找冯知青的警察吓到了,哪里还敢过来找麻烦,真借我听听?”

“天天来,不就想知道啥时候能大大方方在外头那啥吗,去去去,我可没空天天听,还要跟着认字呢!”

边月拍了拍两下刘婶的手,人反应过来,欢天喜地跑回家去了,忘掉一起来写作业的刘卫溪。

村里都知道人有了收音机,少不了上门打听的,都用闫峰在外头找了门事做来堵住别人。

别管信不信这忽悠,反正也没个可以取证的人,王婶也不是那大嘴巴的人。

年后不少孩子来听收音机也没拦着,后头大人也蹭着来听了,边月可不惯着,收起来,只愿意让熟悉的婶子进屋来听。

边月下炕,进厨房准备上今天的晚饭。

锅里小米粥先煮上,今天下地里也累得慌,放点红枣啥的甜甜嘴。

拔草遇到的小根蒜洗干净泥土,用菜刀拍开头,切成小段。

腊肉切了一小盘,在灶台上放着。

边月舀了一碗玉米面,一碗白面,加鸡蛋和水调成面糊,把炉子烧起来,摊饼子。

几片肥肉润锅,一勺面糊随着她手腕转动均匀贴在锅底,变成金黄的饼子,锅铲迅速铲下。

保持着同样的火候和操作,不多时,一叠厚薄均匀,散发出小麦和玉米甜香味的饼子就做好了。

刚出锅的饼子脆香,放凉后韧性十足,能放好一阵儿,同沾了大酱的水灵青菜一起吃,那才够味。

“娘,我算不明白了!”

闫洋早被边月领着过了一遍语文课本,很快认完生字,拿出数学作业。

刘婶说得不错,学校那边的几个老师都不大,会学习,哪里知道怎么教学生,休息日还得下地完成分配的任务,路过看见,脸愁的。

每天一人掰成两人用,教生字费半天时间,教数学又费半天时间,那几家还有知青点晚上都点上煤油灯,成宿在备课。

“你把你那手指头都掰开,挨个数数,这不比那赖珠子好算,没八条腿、六条腿,还有翅膀的,吃上面倒是算得清楚,就怕少吃了一口!”

边月带着一身煎饼的香味进屋,把闫妍的手也拿出来,就为给闫洋当算筹,快点把算术写好。

刘卫溪在旁边悄悄打量着,她年纪大些,作业本上的题目已经涉及到复合运算了,之前都是刘卫明给她讲题。

忍不住艳羡,这些天,她看在眼里,边月天天给闫洋看作业做得怎么样,不用看课本就知道课文背错了。

以前婶子人就好,现在好像啥都难不住她的样子,更是在她心上烙下印记,瞳孔映射出煤油灯的火光,熠熠生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