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杨柳青青柳色新,原本光秃秃的柳条上抽出了鹅黄色的新芽,冻了一个寒冬的泥土在春风里慢慢融化,飞燕还巢,衔起春泥,飞入寻常百姓家。城外的桃树上已经被春天点缀上了粉红色的桃花,有的尽情盛开,有的还是含苞待放,远远望去,真真是“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壁照红模糊”。
去年冬天,柳青城柳将军率领大军击退敌军,如今已经到了春天,柳将军带领军队从边地走了三四个月也该班师回朝了。
萧昼烛将桌子上的奏报放到紫檀桌上,抬眼看向坐在下首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的人,今天他穿了一件淡青色云锦长袍,上面隐隐约约可以看到翠竹的绣纹,姿态闲雅,身姿雅正,似乎这外面满园的春光在他面前也逊色三分,直教人移不开眼睛。
“陛下,奏折可是都批完了?”沈时闻修长的手指轻捻一页,翻过去,眼睛也没有从书本上移开,但是他就是知道萧昼烛看着他愣神了好一会儿功夫,久久没有回神,所以他只好出言提醒。毕竟那么炙热的眼神想感受不到也是不容易啊。
萧昼烛被沈时闻这一出声提醒拉回来神,他拿过奏折走到沈时闻身边,递给他。沈时闻抬起头,接过他手里的奏折,有些疑惑地看着他:“陛下,这奏折是有什么问题吗?”
萧昼烛站在他身后,身子前倾靠在椅背上,手指在奏折上点了点:“柳老将军不日将班师回朝了。”
沈时闻还是没有明白萧昼烛特地将奏折拿给自己看的意思,这件事早在去年不都是已经知道了吗?
萧昼烛把玩着沈时闻的青丝:“老师,你说柳老将军会喜欢什么呢?”
沈时闻正在看着手上的奏折,听到这话,便知道了他的打算:“陛下是想拉拢柳将军?”
萧昼烛笑了笑:“这位柳将军在先帝登基之初就去戍守边疆了,虽然不经常在京都,但是在军中还是在朝中这些武将当中,倒是有不小的威望呢,如今朝中虽然看上去一池静水,这下面不知道是怎样的暗潮汹涌呢,自然是把这位有威望的将军拉拢过来为最上策了。”
沈时闻点了点头。
萧昼烛伸手摸了摸沈时闻头上的发簪:“老师,这位柳将军在边境运筹帷幄,骁勇杀敌,确实是国家的栋梁,我想着除了钱财之外,我总想着该赏他些什么,但也实在是没有头绪。你看他在奏折里说了他已经年迈,身体也日益衰弱,这次回朝他就要辞官养老了。”
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嘴角微微上扬:“对了,柳老将军有个儿子,也是个青年才俊,不如办个赏花宴,请京中贵女们前来参加,若是可以做成一桩好姻缘,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沈时闻轻笑:“陛下什么时候开始做这媒婆的行当了?不过,这个主意倒是不错的。”
萧昼烛直起身子,看向窗外,外面春光明媚。他心里一动,转身看向沈时闻:“老师,我们出去踏青吧。”
沈时闻一愣,不明白他怎么会突然提出来这个话题:“陛下怎么突然想起来要去踏青?”
萧昼烛走到窗边,抬头望向窗外,阳光暖暖地照在脸上,他眯了眯眼睛,说道:“草长莺飞二月天,春风杨柳醉春烟。如今这个天儿正适合踏青。你还记得吗?那时候我们还到城郊去赏春景呢,可是自从我当了皇帝,我们就没有一起去郊外踏青过来,如今我们去郊外走走吧,要不然我呆在宫里都要闷坏了。”
沈时闻皱了皱眉:“陛下,你出宫不安全。”
萧昼烛眨了眨眼睛。
沈时闻偏过头去,不去看他的眼睛,不想心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