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长信侯府的小世子身体里带了皇室的血脉,何愁侯府的未来。
“母亲!”萧渐鸿眉头紧皱,吴氏这话分明就是让他放弃杨芷柔,和杨明珠好好过日子,可他回府那日,吴氏分明答应过,要替他去国公府向杨芷柔提亲。
吴氏目光躲闪,主动走到余老太君身边,道:“母亲,我陪您一起去吧。”
“也好。”
余老太君和吴氏走在前头,萧渐鸿一脸萎靡地跟在两位长辈身后。
余嬷嬷跟了余老太君几十年,知晓她的意思,不等她吩咐,便带着雁声堂的下人们忙碌起来。
杨义也在其中。
他听着余老太君和吴氏在一旁指挥布置,渐渐也听出了门道,这是在给萧渐鸿布置新房?
杨义有些摸不着头脑,便想找机会去清风院一趟。杨忠白日里吃坏了肚子,杨明珠让他今日回房休息,他得把消息传给郡主。
“你,别看了就是你!”余嬷嬷中气十足,出声叫住了往外走的杨义:“跟我去库房搬些东西过来。”
“是,嬷嬷。”杨义无奈,只能跟着余嬷嬷走。
半个时辰后,雁声堂的主屋焕然一新。
原本沉闷的靛蓝色帷幔全部被换成温柔的绯色。毕竟还在丧期,也不好换成艳丽的朱红色。
床上的枕头锦被也都换成了鸳鸯戏水、鸾凤和鸣的纹样。
余嬷嬷甚至从库房里找出来两根手腕粗的龙凤烛。
烛火前的银碟里摆满了红枣、花生、桂圆、瓜子,寓意早生贵子。
萧渐鸿几次想跟余老太君坦白,却总在要开口的时候被吴氏有意无意地岔开。
“不管你想要什么,”吴氏趁余老太君和余嬷嬷说话时拉着萧渐鸿走到门外,她语气严肃:“我要一个有皇家血脉的小世子。”
“你听懂了吗?”吴氏的脸上全无往日的宠溺,她目光如炬,直直盯着萧渐鸿。
“我......”萧渐鸿甫一开口,就被吴氏打断。
“生下小世子之后,你想娶谁娶谁。”吴氏顿了顿又补了一句:“先前我跟你说的依然作数。”
她的脸上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慈母模样,抬手帮萧渐鸿整了整衣裳,又接过下人递来的红色发冠,帮萧渐鸿戴上。
萧渐鸿心底一片苍凉,老太君和吴氏今日所说的那些他又怎会不懂,他心里并不在意什么长信侯府的殊荣,他会带兵打仗,他会自己挣军功。可他怕没了长信侯府,长公主更加不会同意他和杨芷柔的婚事。
他不得不低头。他恨自己的懦弱,恨杨明珠为何要嫁过来,恨她以郡主的身份压人,恨不得她去死。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余老太君又检查了一遍,最后目光落在一身墨色劲衣的萧渐鸿身上。
她皱着眉头道:“你去换身衣裳,要喜庆的。”
萧渐鸿素来不在意自己的穿着,为了方便,衣裳也多是些暗色,最后翻出了一件靛青滚朱色边的长袍出来换上。
几人来到清风院的时候,杨明珠三人刚用完膳,坐在院中的石凳上赏月。
院中的金桂树开花了,院中弥漫着清甜馥郁的桂香。
“马上就是中秋节了,我听说京城有灯会,是不是很热闹?”裴松雪的声音里充满了期待。
江东不重节日,中秋节除了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便没什么活动了。上京城却是不同,天子脚下,听说每个节日都会取消宵禁,举办灯会。这也是为何她得知裴松月要来京城,也闹着要来的原因之一。
“是呀,”萧渐淑也来了兴致:“我跟你说,到时候整个外城全都挂满了灯笼,什么兔子灯、莲花灯都不算什么,还有会动的螃蟹灯,层层叠叠的纸雕灯,各种各样的灯笼,保你大开眼界。”
“哇,那我要去看!”裴松雪兴奋道。
一旁的杨明珠却沉默着,五岁那年,她就是为了一盏螃蟹灯,跟府里的嬷嬷走散,被人贩子拐走,从此颠沛流离,人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嫂嫂,中秋那日我们一起去逛灯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