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祁跟着大家寻了半晌,却并未气馁,再次环视四周,“这个靠山的位置我们还未探查吧。”
“你是说那个村长可能在这个靠山的位置挖了地窖,巧妙借山势隐藏?” 刘三牛赶忙凑了过来,看向前面被猪圈残垣堵的严实山壁夹角。立马弯腰准备清理这些杂物。
其他人也帮着一起,不一会儿就把将山体堵死的木材和石块都清理掉,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类似墓碑的石壁镶嵌在山体中。
刘长风满心疑惑,皱着眉头,指了指那石壁,脱口而出道:“这是村长家的墓地吗?”
“应该不是,村长家墓地在山里呢。” 苏玉摇了摇头。
宋祁闻言,举着火把凑近石壁,蹲下身子,细细查看石壁与周边山体衔接之处。
刘三牛一抹脸上霜雪,大踏步上前,将手中柴刀插入石壁底部,用力往上撬动,然后几人一块使劲,很容易就把那个石壁打开了。
看样子这个并未堵死,只需要用力就能将其挪开。
“哎呀,怎么有一股腐臭味呀?” 最前面的刘四牛并未看清里面的情形,就一手捂住口鼻,急忙往后退。
“是啊,好臭,这里面不会有死老鼠吧。” 刘三牛跟着附和着,一同往后退。
刘长风也跟着退后,实在是太臭了,“我们不会挖的是人家的墓吧?”
这句话让所有人都一惊,进退两难。
“都打开了,先查看一下全貌再作定论。” 宋祁举着火把,率先凑近那已经打开洞口。
苏玉跟着凑近,看清眼前的一幕时,被吓得往后一退,结巴说道:“这…这…这是村长家的小儿子,他怎么死在这窖洞口了呀?”
“约莫是劫匪进村的时候,他被藏在这窖洞里,后因劫匪烧村,这猪圈的房梁等倒下堵住了洞口,他出不来,或者说他被大火熏晕在里面,窒息而死。”宋祁用火把照着仔细查看并分析着。
刘长风也凑了过来,叹道:“唉,可怜的孩子,若这洞口没被堵住,或许还有机会活下来。”
“大家搭把手将他入土为安吧,然后进窖洞找找有用的东西,咱们也好早点回去。” 宋祁说着,转身寻找可以用的工具。
大家帮着找来些相对完整的木板,将孩子那高度腐烂的遗体抬到旁边一处安静的山坳,挖了个洞,一起把孩子安葬好。
之后,大家打起精神进了窖洞,里面空间还挺大的,洞内比较干燥,怪不得小孩的遗体保存的这么完整。
大家借着火把光四处查看,这里藏有三麻袋稻谷,还有一床薄被子和厚被子,旁边是些打着补丁但洗得干净的衣物,还有一筐炊具,锅碗瓢盆都有,虽破旧,日常做饭不愁。
还有一些柴刀、锄头、铲子、背篓等农具,就连针线都有。
更让人意外的是,居然有一张躺椅,上面放有几本书页泛黄的启蒙书籍。
显然,这是村长家精心给孩子备下的,盼他能在这儿安稳度日,躲过乱世,还不耽误读书长见识。
“这里有两筐麻布呢和一筐棉花,这可是好东西啊。”刘三牛惊喜抚摸着那些布料,有了这些可以给苏梨和孩子们做棉衣。
“这有个陶罐,里面有一些银钱,零零总总加在一起约有个十多两。”刘四牛抱着一个陶罐凑过来兴奋地说着。
“看来村长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了,如果没有那场大火,这些倒是够小隽好好活下去。”苏玉叹息着。
“唉,这就是命,他家没有其他人吗?怎么只让一个孩子藏在这。”刘长风问道,或许多一个大人能一起将那石壁推开就活下来了。
“村长的夫人早逝,他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被征兵走了,村长自己约莫是没逃过强征兵或者劫匪的毒手,具体咱就不清楚了。”苏玉说道。
“快点把这些东西整理一下,我们抓紧运回秦家村。” 宋祁已经在着手捆扎物资。
等他们背着满当当的物资,迎着风雪回到秦家村的茅屋时,外面一片雪白,大雪仍纷纷扬扬,毫无停歇之意。
众人进屋,不及掸雪,便卸物资于屋角。
刘三牛拍着掉物资上面的雪,笑道:“咱们这趟收获还算不错。”
宋祁望向门外风雪,沉声道:“这雪再下的话,都要闹雪灾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