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建国没有好脸色地说道:“别管她,那个大学是她自己要上的,大学是给她自己读的,又不是给我读的,那她自己去想办法,我没钱供她。”
柴会英转过身给江建国倒水,没有再说话。
江海对柴会英这个既不是亲妈,又不是后妈的女人,一直用“姨”称呼。他从来没有见过江明桢,也不想有这样一个人分走属于他们的钱。
“姨,你别说了,我爸还病着呢。”
他的妻子掐了一下他的胳膊,让他别这样说话。
两天后,县政府、疾控中心,以及市里的专家组共同公布:本县并没有禽流感。居民发烧、咳嗽,是因为冬季寒冷,气候干燥,引发流行性感冒,七天内症状就会消失,不用恐慌。老年人因为抵抗力差,并且大部分老人还患有其他疾病,造成救治无效死亡。
这么权威的公布,老百姓自然不敢质疑。不就是感冒嘛,还怕啥!大家都放松了警惕。
住了五天医院,李建科和小女儿可以回家了,李言旌还在咳嗽,只要不是禽流感就放心了,她回家吃点药就行了。
他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轻松了很多。路边一个老人的叫卖声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拉着一架子车高粱笤帚在卖,喊着:一把3元。如此寒冷的天气,老人还穿着一双破布鞋,棉袄里的棉花掉在衣襟上甩来甩去。
李言旌看向父亲,李建科走了过来:
“要过年了,家里正好用得到,我拿十把笤帚。”他给了老人50元。
“我找不开么,我今天一把还没有卖呢,没有零钱。”老人冻得颤悠悠地说。
“不用找了,你早点回家去,天黑了更冷。”李建科说。
“这让我怎么感谢呢,你多拿两把,给,拿着。”老人又拿了两把递给李建科。
“我用不了那么多,留着你下次卖。”李建科放了回去。
李言旌抱着一堆笤帚,走着走着,突然对李建科说道:
“爸爸,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呢?难道就为了受尽人间苦难,然后悲凉地死去吗?”
李建科看着她,心里感叹,女儿长大了,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了。他当了一辈子教师,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并且已经活到知天命之年了,要让他说人活着的意义,确实只有苦难。
但是他不能这样说,女儿才二十岁。因为他的决定,让女儿在这个年纪竟然思考这样的问题,他已经很愧对她了。并且作为一个老师,他时刻要记得教给别人的东西,必须是正义、积极向上的。
“旌旌,眼前的苦难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过去的。人生虽然有很多悲凉的事,但同时也有很多美好的事啊!就像黑夜总是与光明相伴而生,你不可能永远身在黑夜中,光明肯定会到来。你的追求要放在那些让你感到幸福快乐的事物上,要想生活得更好,你只能大步向前。尼采说:‘那些杀不死我的,必将使我更强大’。你也要有这种力量,让自己的内心强大,执着且坚定。你还很年轻,大胆一点!”
“可是爸爸——”
“你高中的时候,我让你背过《离骚》,‘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这句,还记得吗?多背几遍。”
李言旌思考着父亲的话,苦难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过去的。这句话,适用于所有人。至于是怎么过去的,那只是一个人的事,一个家庭的事。苦难落到谁家,便是谁家的大事,对别人来说,都是小事,甚至都不算是个事儿。
可父亲说得也对,人生还有很多幸福美好的事。她不能悲观,她是这个家的希望。
“爸爸,我去买点排骨吧,晚上炖汤。我们都要好好补补身体了。”
“你想吃什么就买,别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