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谨安也从京衙指挥司搬了回来,楚氏一高兴,吩咐厨房列了单子,办了个小型的家宴,除了偶感风寒而告罪不来的姨娘曾氏,还有一些没脸面的姬妾外,其他大房的人都是齐备了的。
镇国公顾翼及楚氏自然是坐主位,一左一右各是顾谨元和顾谨安两兄弟,往下是谢明姝和嫡女顾沐娥,再是庶长子顾行桓和同胞妹妹顾宁茹,杨氏和五姑娘顾宁秋,最后则是杨姨娘和一个近来得宠的通房,叶氏,一共十二人,将那金丝楠木的圆桌围坐了个满满当当。
镇国公看着也高兴,只觉得人丁兴旺,才是家族之幸,又环视一周,忽然问道:“怎么不见远哥儿和绮姐儿?”
他问的是长子顾行桓,可顾行桓答不上来,却看向了身侧的妻子。
赵氏连忙回道:“今儿外头风大,儿媳怕冷着两个孩子,就没带来,吩咐奶娘喂了些吃的,早早哄睡了。”
镇国公听完便皱起了眉头,不大赞同道:“如今又不是冬月,小孩子娇嫩是不假,也不必这么娇养着,太过了。”说完又瞥了一眼身旁的嫡子顾谨元,后者倒是一副稳得住的模样,方才夹了一块儿炙烤的鸭肉,吃着不错,这会儿又替谢明姝夹了一片。
“快吃,别冷了。”
“知道了。”谢明姝说着,左手在底下扯了扯他的衣袖,示意收敛些儿,当这么多人面儿呢。
两人这般亲密的举动,可把正要回话的赵氏气的够呛。
她赌气道:“可今儿晚上是吹了一阵凉风,出门时,姨娘还觉得冷呢,又说现下是冷热交替的时节,让儿媳多注意些,是以才留下了远哥儿和绮姐儿。”
眼看事情攀扯到自己身上,杨姨娘就不乐意了,随即放下手中的碗筷,似笑非笑道:“这么说,此事还怪我咯?”
“儿媳不是这个意思。”赵氏又不敢接茬了。
镇国公见状脸色一沉,最终还是楚氏出声打了个圆场,又有顾谨安和顾沐娥两兄妹岔开了话,这顿饭才继续吃了下去。
谢明姝这会儿只顾吃着自己碗里的东西,却什么话都没说。
待吃了饭,丫鬟奉上水,盥手漱口,一应完毕,叶姨娘见没自己什么事,就知趣地退了,五姑娘顾宁秋也跟着离开。
只杨姨娘稳坐不动,一双秋水明眸,眼巴巴地落在镇国公身上,意思显而易见。
楚氏冷眼看着,刚要发作,却听镇国公咳嗽一声,对曾姨娘道:“你先回去吧,今晚我就在这儿歇下了。”
“是。”没得到想要的回答,杨姨娘也只能带着儿子儿媳和女儿一起告退。
一行人走出凝晖院的门,往自个院子回的路上,杨姨娘左思右想,还是气不过,又因刚才的事,便开始教训起赵氏来。
“方才在席见,国公爷说你错了,你认错就是,嘴硬什么?还拿我作挡箭牌,赵氏,你是对我不满吗?”
都指名道姓了,赵氏知道杨姨娘这怕是心里不顺,要拿自己出气,忙看向夫君顾行桓,可惜求救不成,被杨姨娘抓了个正着。
“你看桓儿做什么,他是我生的,难道会跟你一条心,来对付我这个姨娘吗?可笑。”
顾行桓低头咳嗽两声,果然没说话。
赵氏顿时觉得心头一酸,委屈不已。
而杨姨娘却得意一笑,也不顾赵氏的颜面,当着身后几个丫鬟婆子的面儿,一路数落回了碧云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