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明姝立刻移开了视线,跟着楚氏往前找位置落了座,便有素日交好的各家夫人带着晚辈上前来闲话。
不多时,承恩侯府夫人也来了。
她姗姗来迟,有好事人多嘴问了一句,便听她道:“哪有什么事绊着,不过是先去了一趟长春宫,略坐一会儿,吃了盏茶就过来了。”
众人了然,长春宫是淑妃娘娘的宫殿,而承恩后府又是淑妃的母家,娘家来人,先见一面诉诉衷肠,倒不足为奇;不过转念一想,淑妃得宠,膝下的逸王殿下亦是龙章凤姿,这些年颇得陛下看重,将来指不定有什么大造化,届时承恩后府便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难怪周氏先去了长春宫,而不是皇后的延福宫。
中宫无子,东宫未立,一切都还言之尚早。
不过即使如此,承恩侯夫人身边也围了不少人,直到逸王走了过来。
众人退让行礼。
承恩侯夫人也不例外,“命妇参见王爷。”
“舅母这是折煞本王了,快快请起。”逸王作势去扶,承恩侯夫人这才顺势起身。
谢明姝见状只觉得无聊,刚要收回视线,就听身旁有人嘀咕道:“承恩侯府如今倒是神气起来,真是风水轮流转呀!”
“吃你的,少说话。”楚氏忍不住呵斥。
谢明姝偏头看去,才发现身边不知何时挤进了一位妇人,眉眼间与婆婆楚氏有四五分像,只是不如后者富贵从容,反而多了几分计较与戾气。
她赶紧侧身让了半个身位出来,叫了一声,“三姨母。”
来人是婆婆的胞妹,夫家姓谢,相公是时任大理寺少卿的谢闫谢大人。
“原来是瑾元媳妇,好久不见,前儿听说你病了,如今看着气色不错,应该没什么事了吧!”小楚氏挤了过来,隔在楚氏和谢明姝婆媳之间,眼下不敢多招惹嫡姐,只能找后者这个晚辈说话。
“姨母费心,我都好了。”
“那就好,你年纪轻轻的,可不能亏了身子,没得便宜外人。”小楚氏似乎知道些什么,几句话说的意味深长。
楚氏耳尖听到了,扭过头瞪她一眼,又看看四周,意思很明显:这是什么地方,轮到你乱说。
小楚氏就此缩了缩脖子,闭口不言了。
谢明姝瞧着只觉得好笑。不想这时,承恩侯夫人带着人走了过来,与婆婆楚氏寒暄了两句,话赶话便落到了自己头上,只听她道:“寿宴那天,说来也是我府里下人懈怠,才出了那样的事,我已经命人狠狠责罚过了,如今看到瑾元媳妇没什么事,我这心里的大石头呀,才总算落了地。”
楚氏听罢笑了笑,将手从周氏手里抽出来,才道:“是呀,多亏我这儿媳妇福大命大,在床上躺了大半个月,收拾收拾,好歹能出来见人了,不然,可怎么向永安侯府交代呢。”
说到永安侯府,周氏脸色的笑容明细淡了淡,又四下瞧了两眼道:“说起永安侯府,我怎么没见到人呢?这宫宴眼瞅着就快开始了,别是有什么事耽误,要迟了,可是大不敬!”
话虽这么说,周氏眼里的笑意渐浓,明显一副看好戏的表情。
一旁也有人出声附和,“是呀,刚听管事的宫女说,娘娘们已经从奉天殿启辰,去西宫拜见完太后就会过来,可没多长时间了!”
楚氏听得脸色微变,扭头瞧了谢明姝一眼,后者微微摇头。
她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母亲没说今日不来,何况中秋宫宴又不比上次承恩侯老夫人的寿宴,能说不来就不来。
不待多想,就听一道熟悉的声音自身后传来,“我倒是谁这么惦记,原来是承恩侯夫人呀?”
说完还轻哼了一声。
谢明姝却是一喜,转过身来时,母亲和二嫂两人已经走到跟前。
傅氏先将她上下打量一眼,见气色还好,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而跟在她身后的宋婉清则与承恩侯夫人身后的堂姐宋婉芸对视一眼,隔着人群点头示意了一下,至于凑近些打打招呼,眼下是不行的。
两家婆婆对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