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不了,要是赶路太急,宣王殿下您的身子可吃不消。”陆瑶也给自己倒了杯水,不紧不慢地喝着。
奕宣捂着胸口,四仰八叉地躺在马车里,痛苦地呻吟:“陆瑶,你有没有药啊?快给我治治。”
陆瑶看着他,轻笑一声:“我这次出门,各种常用药都带了,可唯独没料到宣王殿下会有眩晕的毛病,实在是爱莫能助。”
“你不会是带了药,却故意不想给我医治吧。”奕宣低声嘟囔着,气愤地转过身去,“早知道你是柳思生的人,肯定是和叶定川那小子一伙,合起伙来整治我。”
陆瑶无奈地解释道:“殿下可真是冤枉我了,虽说之前我在北月一直跟随叶将军和先生,但我并非听他们号令,我不过是个普通的布衣大夫,一个是安邦定国的金狮大将军,一个是算无遗策的当朝国师,哪敢高攀呀。”
“况且此次我前往东寻,是为了救治瘟疫,而非巴结宣王殿下您。”陆瑶轻轻放下手中的茶杯,嘴角噙笑,冲着奕宣的背影莞尔一笑。
奕宣听闻此言,原本侧卧着的他,身形一转,翻了过来。
眼中满是按捺不住的好奇,询问:“柳思生平日里总把你夸得神乎其神,他那般看重你,难道就从未想过为你谋个一官半职?以他的能耐,举荐你进太医院应当不是难事吧?”
“并非人人都适合官场。”陆瑶神色平静,不紧不慢地回应道,“一旦被官职所累,往后想要云游四方,以医术普济天下,可就难了。 ”
奕宣追问:“唉?那你和柳思生是如何结识的?”
陆瑶闻言,微微一怔,脸上闪过一丝意外之色,随即调侃道:“呦,想不到宣王殿下竟对先生的过往这般感兴趣?”
“罢了,不问了。”奕宣撇了撇嘴,故作不在意。
陆瑶见状,也不卖关子,接着说道:“宣王殿下知晓先生长寿,若我说,我自幼便与他相识,殿下想必也不会觉得太过惊讶吧。”
“儿时?”奕宣的兴致再度被点燃。
刚才被陆瑶调侃的那点小情绪,瞬间抛到了脑后。
陆瑶轻轻点了点头,解释道:“没错,严格来讲,与其说是我与先生相识,倒不如说是先生与我师父相识。我师父曾是太医院的人,不过那是前朝的事了,昭帝登基之后,他便退隐至竹舍,不再为权贵效力,一心只为天下百姓的安康,我自幼跟随他四处行医,走遍了大江南北,目睹了人间的种种疾苦,由此深感为官之途对医者而言,不仅无用,反而会让医者失去那份纯粹,蒙蔽双眼。”
奕宣听后,倒是领会了他话中的深意,不禁感慨:“确实如此,只有跳出棋局,才能将局势看得透彻,身处棋局之中,为了生存,往往不得不阿谀奉承、装聋作哑。”
“但也有些人,即便身处局中,也能洞悉一切。”陆瑶嘴角微微上扬,脸上浮现出意味深长的笑容,“先生便是这样的人。”
“他?哼。”奕宣低声哼笑,显然并不认同陆瑶的话。
若柳思生真有这般通透,又何至于去做那些给自己招来麻烦的事呢?
都一大把年纪了,还如此不安分,实在难以理解。
陆瑶似乎看穿了奕宣的心思,继续说道:“我想宣王殿下应该知晓先生当年助力昭帝登基一事,那时,先生就如同现在支持殿下一样,毫不犹豫地站在了昭帝身旁,而且当年昭帝的处境,与殿下如今极为相似。”
“所以,你的意思是,他如今这般帮我,我就一定能登上皇位?”奕宣言语中带着几分自嘲,“父皇年少时在外漂泊,历经磨难,练就了一身本领,长大后投身军旅,战功赫赫,如今更是,只要他站在那里,就能让人敬畏,像父皇这样的人,自然容易得到扶持。”
说着,奕宣轻轻叹了口气:“可我就不同了,至今一事无成,甚至都未曾踏出京都半步,不过是个被圈养在金丝笼中的废物,他想照搬当年的方法来帮我?恐怕没那么容易。”
陆瑶摸着下巴,陷入沉思,随后缓缓开口道:“依我看,照搬倒不太可能,但就先生目前的行事风格而言,他似乎是打算直接将这皇位送到宣王殿下您的手中。”
“这正是我最不好感觉的。”奕宣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语气中满是无奈,“他这般行事,岂不是昭告天下,我是个毫无能力的废物?即便他真能达成所愿,让我登上皇位,可若我毫无实权,任由他这个国师把控朝政,那我岂不成了千古以来最窝囊的皇帝?如此,这皇位倒不如不坐!”
“陆某也仅仅是揣测,先生向来谋定而后动,必定有他自己的考量。”陆瑶凝视着奕宣,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不过,以我对先生的了解,但凡他期望做成的事,还从未有过失手,这便是他的过人之处。”
不知为何,听了陆瑶这番话,奕宣只觉一股寒意从心底涌起,浑身泛起一层鸡皮疙瘩,下意识地坐直了身子,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恰在此时,马车猛地一震,像是撞上了什么重物,剧烈颠簸后,“嘎吱”一声停了下来。
奕宣神色骤变,急忙伸手掀开帘子,向外张望,高声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话音刚落,一阵兵刃相交的铿锵声传了过来。
紧接着,一名侍从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不好了,宣王殿下!我们遭遇山贼拦路了!”
“什么!”奕宣难以置信惊呼。
太俗套了吧这剧情!
在官道抢劫满是金狮护送的官粮?
这是上赶着送人头来了?
有没有脑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