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物美价廉,你买了不吃亏,你买了不上当,千万别错过了!”
确实是物美价廉,没办法,除了最后一份解毒草药,其他都是容易获得的东西,只要花时间去做,一点儿也不难,就是有点繁琐,只能卖这么便宜,只求卖得出去。
村里人是不会花钱买这些消遣小玩意,只能卖给小镇上的有钱人,军卫所的官老爷的家眷们。
只是,卫所当官的家眷们有钱买商铺里的好东西,小贩们只能寄托于小姐夫人们的心情了。
那份解毒草药,难得的不是草药,是解毒配方。
真晓前世有次生病去看中医,听医生跟人说过鸩毒的解毒之法。
之前进山找吃食,她看到鸩毒的解毒草药,便摘回家备着,以防万一。
今日出来卖货,真晓就一并带上了,或许有人买呢?
听女儿的吆喝,陶佳文抬头看了看女儿,笑了笑,又低头顾手中的活儿。
真晓喊了几遍,嗓子都有点疼了,这才回到父亲身边歇息。
陶佳文含笑抬头看了女儿一眼,试着劝道:“真儿,那什么解毒药咱要不还是收起来吧……”
村里人卖些解毒药是正常事,靠经验得出来的解药一般没问题,比如某些蛇毒的解药。
几代人住在山里,村民天天进山逛,时有被毒虫咬伤,久了,熟悉了一些常见的毒虫,自然而然也知道解毒的草药,即使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也能紧急处理,拖延时间找到大夫。
女儿卖的这个什么鸩毒解药,他没见过,鸩没见过,解药更不懂,女儿这不是乱卖嘛。
卖货自夸是常事,但乱卖东西可不行,害人了怎么办?
陶真晓明白父亲在担心什么,安慰道:“放心吧爹,这药没问题,我……见人家治过,不然我哪会知道这配方?”
“沈家告诉你的?”陶佳文抬眼瞧了女儿一眼。
“不是。”陶真晓说清楚了,省得闹误会,“爹不担心,我看也没人买。”
看这些日子女儿的表现,陶佳文还是相信女儿的,见女儿坚持,也就不说什么了。
一辆颇显豪华的大马车缓缓驶过来,驱车的年轻男子目光流转,望着前面两边的摊子。
马车里,发出轻微的男声:“鸩毒之解药?呵,这些下民为了赚钱什么都敢吹。”
车夫目光落在左前方的陶家摊位上,默默打量着刚才吆喝的小姑娘。
见有马车过来,有钱人啊,陶真晓起身,干劲又上来了,面带笑容,正要高声招揽生意,却发现其他摊贩都安安静静的,她忙收了声。
再瞧那年轻车夫脸庞冷漠,看是不好亲近的主,他主子怕也是看不上路边的玩意,这里的摊贩有经验,有眼力,有的路人不宜去打扰,省得招来麻烦。
打量了一下马车,真晓收回了视线,乖乖蹲回父亲身边。
马车在陶家摊子前停下,陶真晓听到“扣扣”的轻微敲门声。
她忍不住抬头,见那面无表情的年轻车夫下车,一步就跨到她家摊位前。
“这鸩毒解药是什么?”他开口问。
陶佳文已停下手中活儿,跟女儿站了起来。
他正要开口招呼客人,又顿住,转头看女儿。
什么鸩毒的解药他不知道啊,女儿没告诉他是什么草药。女儿捣鼓这些玩意的时候,他们大人都在忙着房子的事,不知道女儿都干了什么。
陶真晓抬头瞧这高个子客人,看他身长体瘦,脸庞刚毅,气质肃清,只怕不只是个车夫。
这种客人她也是怕的,但是,买不买先不说,解药配方这么容易给人知道吗?
陶真晓怯生生地道:“这位大哥,你要买吗?才二十文钱,这天这么冷,我们出来一趟也不容易,已经是最便宜的了。”
她忽视客人的问题,总不能说“我不告诉你吧”。
男子眉头微抖,犀利的目光落在小姑娘脸上。
对上男子的眼神,真晓顿心如明镜,明白这男的刚才的问题不是说错话,是故意诈她。
他直接这么问,她没准会因为客人上门的惊喜和没见识的紧张,下意识回答他的问题。
男子道:“你这解药,真能解鸩毒?”
闻言,陶真晓心下有感,今天要开张了。
她弯腰拿起摊上的药包,嗓子清脆道:“鸩羽之毒烂肠胃,此药物取三两,水三盏调服,气绝欲死者或已死心口尚温者适用。”
男子清眸微微闪烁,盯着摊主的眼睛问:“只二十文?”
这等救命之物竟如此贱卖?
真晓叹了口气:“此地物价如此,再多恐无人问津。”
男子沉默下来,车里又响起轻微的敲门声,男子才道:“这摊上的货物,我全都要。”
陶真晓瞪眼愣了一下,随即喜笑颜开:“多谢客官,祝客官们新年行大运,事事顺利,幸福快乐!”
接着,真晓赶紧拉下呆愣的父亲蹲下打包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