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结束,众人在帐篷前集合。周光霁脸上挂着浓厚燥意,林寒问:“您没休息好吗?”
周光霁看一眼他明艳动人的脸,含糊回答:“嗯,不算好。”
林寒:?
“是太挤了吗?”
“不是。”周光霁将头转向一边,“换个环境不适应。”
林寒还要说什么,陈导刚好打断:
“相信大家过了一个愉快的中午。从下午开始,我们要投入到治沙工程中。方格治沙分挖沙、铺草、扎草和重复性的修补。”
陈导指指旁边地面上堪堪露出的黄色枯草:“这是之前扎下的草方格,随着风沙不断掩埋,已经只剩下一点点露出头。像这种,就需要我们重新再扎。”
“我们给每位嘉宾配备一位师傅,今天下午的任务,就是在师傅带领下,完成一亩地的草方格种植工作。”
陈导说完,从摄像机后面走出五位志愿者,看上去年纪不大,但皮肤黝黑。头上严严实实包着头巾,身上还穿着防晒衣。
陈导介绍:“这些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防风治沙工作者,他们有的来自中国最南部,坐两天两夜火车来到这里。有的有些高薪工作,却仍奔赴这里,为祖国防沙做贡献。”
周光霁小声问林寒:“火车是什么车?”
林寒给他解释:“比较慢的高铁,但是人很多,座位很硬,很难熬。特别在狭小空间坐两天两夜,腿会酸痛肿胀。”
“那他们挺伟大的。”没坐过火车的小周总由衷赞叹。
“对,心怀炙热、一腔热忱,特别值得钦佩。”
林寒眼中闪光,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羡慕和钦佩。周光霁认真看他片刻,默默收回视线。
塔洲沙漠的沙硬,不能直接铺草,志愿教他们先在沙堆上拉出一米乘一米的沟壑。
拉方格需要两人通力合作,一个在前拉一个在后推,前面省些力气。周光霁主动断后,让林寒在前面。
拉方格工具是在铁锹基础上进行加工,固定上一根铁棍。林寒在前面拉铁棍,周光霁在后面使劲推。
两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堪堪开出来一道,周光霁还差点摔一跟头。
小少爷坐在地上气喘吁吁:“不行,太累了,比收玉米还累。”
林寒蹲下来含笑道:“您休息一会,我来。”
“哎,你等会,我跟你一起。”周光霁话还没说完,林寒已经拉着铁锹走了。
没有周光霁在后面,林寒拉得更快,没多久拉出两道沟。
周光霁坐地上吃一嘴沙,不敢置信瞪着林寒。
佑天同样没干过活,气喘如牛瘫在地上,和周光霁说着闲话:“林寒真厉害啊,一个人也能拉出沟渠。”
周光霁对所有夸林寒的人都有好感,觉得他非常有眼光,竖大拇指夸:“你林哥是这个。”
佑天附和笑笑,又低头自怜道:“要是我也能像林哥一样就好了。”
周光霁觉得这句话哪里不对,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只能安慰他:“多练练,多和林寒聊聊,让他给你出个训练计划。”
说完起身拍拍裤子上的土,给佑天打气:“加油哦,我要去干活了。”
佑天:……
周光霁像只快乐小鸟兴高采烈奔向林寒,握着拉杆后的铁锹,给林寒帮倒忙。
林寒也不恼,眼中笑意缱绻,温柔问:“不累啦?”
“刚才就不累,是你不等我。”周光霁臭屁兮兮倒打一耙。
林寒冤枉:“我不是想让您多休息吗?”
周光霁噘噘嘴:“那我也心疼你,想让你休息。你就是嫌弃我不会干活。”
林寒被他哼哼唧唧的模样逗笑,委屈说:“我可没有,我还怕打扰您和别人说话呢。”
“你说佑天啊,”周光霁压低声音,左右看看,凑到林寒耳边说,“佑天可能想拜你为师。”
“嗯?”林寒不解。
“他特别崇拜你,夸你两次了,说你做饭厉害,干活也厉害。我猜他可能想拜你为师,得你真传。”小周总一本正经说。
林寒快要笑出眼泪,葡萄似的眼睛水润明亮,像勾人的网,勾得周光霁魂快没了。
周光霁捂着心脏默默收回视线,悄无声息退后两步和林寒拉开距离:“真的,回头记得好好教啊。”
“行,”林寒上气不接下气,“他如果拜我为师,我一定好好教导。”
几人顶着日晒慢悠悠拉完方格,拉出一道道沟渠,周光霁蹲在沙上,非常有成就感。
林寒递给他一瓶矿泉水,周光霁接过,笑着说:“谢谢。”
拉完方格就该铺草了,干枯的稻草堆在沙坡下面,需要人一捆一捆运到沟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