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从上京来的细作 > 第29章 第 29 章

第29章 第 2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阿月提灯穿过小院的竹林,望见坐在阶上的弥弥,疲倦的脸上漾起淡淡的笑来,“怎么还未睡?”她主动走来,在弥弥身边坐下。

一个竹篮被放在两人之间,弥弥下意识低头看去,光线昏暗,篮子里似乎杂乱堆着些艾叶,独特的气息如缥缈的月色环抱着二人。

弥弥道:“有些睡不着。”

“因为通天令吗?”阿月冷不丁地问。弥弥的心剧烈抖动了一下,看向阿月,阿月轻轻捻起一叶,“今日在寺里我也听旁人说起了。”

弥弥转移话题,“这些是要用来做什么?”

阿月道:“在水里放些艾叶煮开,备作洗沐时用,可缓搔痒红疹之症。”指尖的艾叶突然掉落,她俯身去捡,声音也弱了许多,“每年这时候小郎君总会犯湿疹……”

后面的话弥弥没有听清,因为外边响起了打更声,而她满脑子只剩下一件事:再过三个时辰,就要早朝了。

*

泰宸殿巍然大气,精密繁复的斗拱结构被浓艳的红蓝金三色勾勒,镌镂的龙凤天马飞腾在数十根高大的载梁上,视线聚焦在大殿正中的宝座。

分立两侧的百官鸦雀无声,目光皆追随着乌屏,此刻他手捧一物,正信步走上前去。

乌屏撩袍下跪,双手举过头顶,言辞恳切,“陛下,云麾将军陆澄谋大逆的信证在此。”

最前列那道素白的身影闻言微微回头,右侧的林封飞快地瞥了眼顾立,顾立无动于衷……孟念池将这一瞬发生的事尽收眼底,抓紧了笏板。

他要先听君王如何说。

赵观崇道:“去将陆澄之前的状文取来,着御史台核验字迹。”

郭中人率人匆匆离开,群臣们在殿内候立着,大气不敢出。忽有一人问道:“乌大人既有云麾将军的通敌物证,为何昨日不同谟必邪的信一起拿出来?”这声音孟念池十分熟悉,待他看去,果真是方良。

方良此言一出,后排就有人窃窃私语起来,其中不乏一些武官的附和之声。

林封与方良比肩而立,眼睛斜觎着旁边,语气不善,“你身为同知枢密院事,有疑议不如等御史台核验完毕再提。”

不多时郭中人回来了,将状文交予御史台的几位;那几名文官当即围聚在殿侧的一张镀金案边低声议论起来,过了一会儿,一人趋步走至中央,“回禀陛下,这信上的字迹与状文无差,应是出自同一人。”

“好一个贼子!”顾立横眉,“陛下——臣请……”

孟念池沉声道:“陛下,可否允臣看一看陆澄的信?”

顾立一怔,怒道:“有御史台核验,孟大人这是要包庇叛臣?”

“臣非有包庇之意!”孟念池也放大了声量,隐有怒意,“陆氏掌北境兵权,又奉命修葺边防,若真与北狄勾结,诸位皆知后果如何!此事关乎社稷安危,更需缜密权宜之计,清查诛杀叛贼、翼威兵符易主……此番种种,莫非在顾大人眼里,只消一道圣旨?”

他望向上座,“臣与同知枢密院事方良共有一疑,乌大人既有陆澄的信为证,为何昨日不拿出来?臣私以为,陆澄的信比谟必邪的信更能令人信服。”

殿内又有窸窸窣窣的人声,乌屏再次瞥了眼顾立,道:“陆氏历代掌后梁北境兵权,虽至此有陆澄为逆,咳,但不可否认其先辈忠良……陛下,臣昨日之所以未呈陆澄亲笔,乃是念及为我后梁捐躯的陆氏英烈,恐他们在天之灵见后人如此,不得安生啊——”

素衣垂沉,孟念池看见肃王长叹了一口气。

方良此时又忍不住开口道:“陛下,孟大人师从前朝秦老,书法乃是一绝,在辨识百家字迹上亦颇有心得,不如请他一看?”

林封问道:“你这是何意?”

方良并未回应林封,只冷哼一声,转向乌屏:“你都说了陆澄是逆贼,那还管他们家的英烈作甚?出了这等贼子,陆氏往上十八代都别想脱离干系。怎么,昨日不呈陆澄的亲笔是顾及陆氏先烈,今日就不顾及了?”

乌屏脸色难看,方良不依不挠:“莫非是昨日乌大人还没准备好......”

林封一甩袖,拂到了方良身上,咬牙切齿道:“有御史台为证,方大人为我枢密院同侪,还请慎言,勿替乱臣贼子开脱......慎言!”

闻此,座上的赵观崇笑意讳莫如深,徐徐开口:“孟侍郎,朕允你再验一遍。”

满殿瞩目,孟念池接过那封亲笔,又拿起陆澄的状文。两相比对,竟是无差无误,他一时如坠冰窖。

座上君王的目光玩味,孟念池蓦然惊觉,到头来,这竟是一道给他的考题,拷问着他,何为人臣、何为道义。他可以将御史中丞的话再说一遍,也可以一人死死地咬定,这不是陆澄的字。

陛下,您想要怎样的答案?

孟念池强自镇定,将那信又拿近了些。死一般的寂静中,他突然发现这信纸的折叠方式格外熟悉。电光火石间,他将抓着信纸左上角的手挪开——那里不多不少,有八道淡淡的折痕。

“我们的线人行事虽隐秘,但书信往来还需谨慎;为防止密函被人中途劫获而我们不察,你需在每封信上以折痕记数,以便我收取时核验。”

他们都错了,这不是乌屏自以为的物证,不是陆澄的亲笔——这是自孟念池令弥弥去易州以来,不差不漏,她给他的第八封信。

她仿照着陆澄的字写了一封通敌的密函,字里行间却都在说:“先生,为人臣者,先忠天下,再忠人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