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亲跟我说,我生母姓刘,是我父亲的一个妾室,在生完我妹妹没多久就生病去世了,于是我和妹妹就由母亲抚养长大。不过妹妹去年已与夏侯楙成亲,住在了夫家,我又总是随父亲打仗,家里就只剩母亲一人了。”
“妹妹成亲这么早哇。”孙策皱着眉头。
“唉,”曹昂叹气道,“其实就是联姻嘛,父亲需要夏侯家的支持。本该是我来娶夏侯家的女儿的,可是夏侯家没有适龄女子,所以只好让妹妹嫁过去。”
气氛一时凝固起来,孙策和周瑜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那……家里就只有你一个孩子了吗?”周瑜想到自己家也是只有自己一个孩子,颇有些同病相怜之感。
曹昂点点头,“我母亲现在只有我一个孩子跟在身边。但是,家里的弟弟妹妹还是不少的,不过并不与我们住在一处。”
“为什么?”
“我母亲喜欢清静的嘛。毕竟我父亲妾室众多,弟弟妹妹也不在少数。小孩子聒噪无比,母亲是绝不会想和他们住在一起的。”曹昂看向他们,问道,“光说我了,你们呢?家里可有弟弟妹妹。”
周瑜立马拍拍身旁孙策的肩膀,“这个伯符兄大有可讲。”
孙策斜眼看着周瑜,搞怪地捏捏他的脸,“不瞒曹昂兄,我家中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哦?那一母同胞的呢?”
孙策愣了一下,解释道:“我父亲未有妾室,我与弟弟妹妹均是一母同胞。”
“这倒是稀奇,”曹昂笑起来,“看来将军夫妇恩爱非常啊。”
“聊什么呢?这么开心。”丁夫人掀开门帘走进来,正看见咧着嘴笑的曹昂,于是也跟着笑起来。身后跟着的仆人将晚膳依次在桌子上摆好,中间放了一个黄澄澄的铜锅,中央有炭火,围着炭火有一圈铜质圆环,里面盛有汤底。
“没什么,就是讲些玩笑话。”
“快来尝尝,这是济南的铜锅,看看能不能吃得习惯。”丁夫人说着,一旁的下人就将生的牛羊肉片下进汤里煮熟,捞入各自的小碗中,碗中放有现磨的芝麻酱,在肉片上薄薄挂上一层酱,入口细腻滑嫩,唇齿留香。
都是十五六的大小伙子,很能吃肉,狼吞虎咽的。一会儿的功夫满桌的菜肴就一扫而空,丁夫人看他们吃得越香,自己就越高兴。于是让下人再去备了许多肉菜,直到几人吃的速度越来越慢,再也拿不动筷子为止。
“公瑾,还吃得习惯吗?”因为孙策讲话像是北方的,而周瑜更像南方人,丁夫人怕北方的口味不合南方的胃,所以单问周瑜吃不吃得惯。
北方的饭菜显然太能入南方的胃了,可是,丁夫人忘了,北方的话难入南方的耳。
周瑜猛地一听,他不好意思说自己没听懂,于是他只好听着口音猜测,他略微思索,误将“还吃得惯吗”理解成了“把锅里的都吃完”。因为锅里还有许多刚煮好的肉,还以为是丁夫人太热情了,想让他包圆呢。周瑜肚皮已经是圆滚滚的了,再吃的话他怕自己会撑死在这里,所以连忙摆手称谢,“吃不下了,实在吃不下了。”
孙策、曹昂、丁夫人都一愣,孙策知道周瑜肯定是听岔了,于是忍俊不禁地重复了一遍:“伯母问你吃不吃得惯,你摆手是什么意思?”
“哦!”周瑜很是不好意思,脸颊通红,连忙回道,“吃得惯的,吃得惯的。我以为伯母是要我把锅里的都吃完呢,我就说自己实在是吃不下了。”
丁夫人欣慰地笑着,“吃得惯就好,你们这么小就在外打仗,在军营吃的肯定不怎么样,就得好好补补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