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玉眼眸微缩,闪过一点光芒,紧接着用行动接上了顾晓梦的话。
抓起她掌心的药片,仰头吞下,“ 有时候,我倒是希望,吃下去的就是..... ”
“ 别说。” 顾晓梦突然伸手捂住她的嘴。
不希望,她的话再次——
一语成谶!
紧接着,不等李宁玉再说什么,紧接着站了起来,“ 李科长,你再多休息一会儿,不打扰你了。对了,这瓶罗汉果粉也给你留下了,你没事可以冲水喝,这女人啊让海风一吹就容易衰老。”
看着顾晓梦匆匆离去的背影,李宁玉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这个顾晓梦到底想干什么?
故意带相机上船可以解释为要嫁祸金生火,她本来就是军统的间谍,有这样的任务也不意外。但罗汉果除了抗衰老美容更主要的功能是平咳止喘。她又是怎么知道自己有哮喘并提前预备的呢?
说她对自己是一番好意吧,她给自己吃的甘草片又有加重伤势的作用,她是敌是友,又目的何在呢?
唇边,尚有一丝馥郁的幽香萦绕。是刚才顾晓梦捂住自己唇时留下的。
李宁玉突然发现自己对这缕余香的气味并不讨厌,反倒是刚才吴志国硬执住她的手让她感觉并不舒服。
顾晓梦并不知道,自己早已和她有过几次交集。
准确的说,是三次。
李宁玉的脑海中如摄影机一般一格一格播放。
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佳缘杂志的封面上,那份杂志是自己发展入党的下线老汉主编的。
用杂志的封面女郎来传递密电讯息是自己的注意。穿和服的女郎,挽起的发髻式样,簪的菊花,和服衣领上的条纹,手腕上的纹身,手持的扇面上的图案.... 所有这些都是经过特殊加密的密码。
为此,自己当然订阅了这份杂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她毕竟是一个貌美的年轻女子,这样销量极大的时尚杂志,自己订阅并不引人惊异。事实上,即使在司令部穿军装的女子当中,这份杂志的订阅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杂志的封面多是温婉可人的各国风情的女子。只有那一期的她一身意气风发的褐色骑马装,恰到好处点缀了一条绿色丝巾,衬托出她的靓丽妩媚,让人过目不忘。
自己随意翻了一下名字,发现她就是大名鼎鼎的顾船王刚刚归国的女儿。
也就是自己上级的女儿。
第二次,是在南京政府为了拉近与商界要人的距离举办的一次舞会上,自己代表情报部出席,不过对这样的场合一向没有什么兴趣的自己,很快就找了个借口离去。离开时,看到一众青年簇拥下的她一身火红洋裙进入大厅,高调,张扬,立刻吸引了场内所有人的注意。
自己与这群人擦身而过。
烈焰红唇,不知怎得,自己的脑海中蹦出了这个词。
微微有些奇怪,为什么她竟和她父亲顾明章内敛沉稳的性格如此反差。
第三次,就在两个月前,自己下班后有意绕道去了百货大楼,途中 “ 不小心 ” 掉了一方手帕让下线老鳖捡到。
任务很顺利完成,打算在百货大楼随意买一件旗袍早点回家休息,却又看到了她。
这一次,她却是在为了一个衣衫褴褛的孩子怒斥追赶他的保安。
自己在不远处装作挑旗袍,听了片刻,很快就明白了,这个穷苦孩子觉得进百货大楼的都是有钱人,偷偷溜了进来讨钱,结果被保安发现,一路追赶,惊慌失措中撞到了正在挑衣服的她身上。
保安见冲撞了富家千金,更是恼火,抓起孩子就揍,但被顾晓梦拦住怒斥。
她蹲下身来跟孩子说话时,刚才还犀利尖锐的表情却瞬间变得柔和,最后掏出钱包取了一些钱给这个孩子让他去买吃的。
但保安正欲领着这个孩子离去时,她却思忖一下,叫住了保安。
“ 等等,我正要走,带他一起,直接送他去饭店吧。”
自己当然能迅速明白,把钱给孩子很可能就被保安或其他什么人把钱抢去,这个可怜的孩子还是吃不上一顿饱饭。
这一瞬间,自己似乎从这个活力奔放的漂亮女子身上看到了她父亲的影子——她张扬的外表下的善良和缜密。
船体随着波浪晃动了一下,李宁玉迅速从过往中抽回思绪,看了一下表,蹙了一下眉心,起身穿上军服,开门径直向宴会厅走去!
***
天黑云密,风浪渐起!
顾晓梦和衣躺在床上,睁大眼睛看着眼前的一片漆黑,睡意全无。
自己躺到那神秘的时空盒子之前的一幕又出现在眼前。
“ 顾副所长,您不能亲自去,这太危险了!”
新中国成立后,国际的局势一直延续了二战后美苏冷战的局面,形成了东,西方两大集团。在国立力,经济,军备,太空探索等方面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作为一名多年出色完成地下工作的共产党员,本可以选择更为轻松养老的科局处室。
但顾晓梦却拿出自己曾经留学普林斯顿大学的优等成绩,坚决要求入职为了不落后与美苏而刚成立的国家航天局SKZQ研究所。
SKZQ——时空之桥!
在美国读书时,自己旁听过的课有不少,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冯诺依曼和爱因斯坦,所以上船时被森田质疑随口说自己是冯诺依曼的学生。
但相比冯诺依曼的算符环理论,更让自己感兴趣的是爱因斯坦提出的广义相对论。
在他的论文中,称那个可以使时空卷曲允许逆时间旅行的方法为 “ 桥 ” 。也就是后来的 “ 虫洞 ” 。
1945年,广岛长崎两颗原子弹的爆炸,震惊了世界,也震撼了顾晓梦。
让她更加坚信科学的力量。
虽然知道穷自己一生也未必见得能有多大的成就,但只要自己活着的每一天,研究一天,就向她靠近一点。
果然,研究多年后建造的 “ 桥 ” 连续多次实验失败。参与实验的八名战士有七名都牺牲在了 “ 桥 ” 上,只有最后一名失踪后再没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