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怪诞维修师解救计划 > 第17章 意识编辑与上传

第17章 意识编辑与上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段成从来没有向柯宥讲过大灾难前他的经历,只讲过一些以前的事物、先进仪器和相关的理论设想,柯宥只当他大半生都是从事维修的老工人。柯宥没有想到段老头以前竟然是从事科研的,而意识领域的探索,他更是没有听说过。

就现在的科技水平而言,人一旦患上精神类疾病,是无法医治的。因为药物匮乏,相关技术和理论也停滞不前,心理治疗几乎已经绝迹了。更遑论意识,意识是人生来就有的,不用花费一米一面,不会有人想要去优化它。需求是科研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与人的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意识是无人问津的领域。

章有逸混迹学术界,也从来没有听说过类似的研究,他也想象不到眼前平平无奇的维修老汉曾经是站在科研前沿的人。

段老头提出的选择,令两人感到新鲜,他们陷入了一场头脑风暴,而段老头在一旁静静聆听,时不时投去鼓励的目光。

“我觉得第一种想法很好,可以将恶人改造成好人,让暴戾的人变得温和,冲动的人变得理智。还可以根据职业的不同,培养性格与职位高度匹配的员工,大家各司其职,社会岂不氤氲着一派祥和之气。”章有逸发表见解。

柯宥:“人与生俱来都在追求自由,哪里有反抗哪里就有压迫。意识是最私密的、个人的东西,无法被完全揣摩和洞悉。改造意识,会限制意识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不利于人的发展。对待每一个独立的生命,我们不应该怀着敬畏和悲悯吗,同情他的遭遇,关怀他的情绪,这是从人心出发的,而不是所谓优化意识的加持。”

“接受过意识编辑的人并不会觉得自己与正常的自然人有什么区别,他能安然接受自己在社会中的分工,如果人人都能像这样安居乐业,社会就不会两极分化,有那么多艰苦度日的人。”章有逸无比向往和平安乐的乌托邦社会。

“总有人保持清醒,作为少数没有接受意识编辑的人,他们是否具有某种特权,把他人变成任由自己操纵的傀儡。这种技术越发达,效果越好,越是会引来野心勃勃的弄权者的觊觎,以少数人控制大多数人,人的自由自觉被遏制,价值与尊严被践踏,连抗争的意识都没有了,这才是最可怕的。”柯宥不看好意识编辑技术的发展应用。

“关键是要建立合理的制度,严格控制意识编辑技术流程,有计划地应用,绝对不可以滥用。启动意识编辑之前必须征得意识主人的同意并且植入符合意识主人心愿的烙印。”章有逸补充道。

“呵呵,年轻人思路活跃,很有想法。你们差不多都说到点子上了。”段成笑眯眯地分别拍了拍柯宥和章有逸的肩膀。

“当时学术界为是否要大力发展意识编辑技术而争论不休,正如你们一样,出发点不同,无论是从伦理道德角度还是人文关怀角度,有支持的声音就有反对的意见,吵个不停。新事物的出现往往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段成开始回忆他从事意识研究的那段时光。

那一年是决定整个项目成败的关键一年,段成参与的意识移植项目取得了突出进展,他们发现了一种质地纯净的火山晶石。

它在火山爆发时形成,由温度达超过一千摄氏度的炽热岩浆遇到湍急的流水洗涤冷却凝固而成,是一种黑曜晶石。质地越纯净,越适宜用于制作意识载体。

项目组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找到了一块形状不规则,半米高,重256斤的纯净黑曜晶石,它泛着暗黑的光泽,内里散发出淡淡的暗绿色光芒。

为获得普适性的研究成果,项目组进行了控制变量实验,他们将黑曜晶石切割成不同的大小充当意识的载体。

尽管外界对于意识编辑技术有极大的争议,仍然不妨碍科学前沿的研究脚步。科技的进步往往伴随着牺牲,还有前期大量实验的铺垫。

他们征集了100人作为志愿者进行实验,第一步就是将意识上传,变成可编辑的程序。

志愿者接受麻醉,躺在脉冲仪器床上,头戴一个高精度信号波捕捉头盔,头盔上用十几根信号传导电线连接电脑分析仪。

启动脉冲,释放的强烈冲击电波刺激大脑高速运转,信号捕捉头盔将脑部活动捕捉并传输到电脑分析仪上,但遭受了强力冲击波的人脑即刻就会被宣布死亡,志愿者会变成无知无觉的植物人。

电脑分析仪将接收的信号波存储并进行译码和重新编码,转化成人类可编辑的程序,根据信号波捕捉的多少可以判定意识被记录的程度。

如果意识是残缺的,按照与志愿者订立的协议,随即编入合志愿者心愿的要素,到这一步就完成了意识的上传工作。

意识编辑的关键的技术问题在于给意识找一个合适的载体,通过载体再将意识植入人体,使人脑再度复苏,才算实验成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