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如今,江云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看见,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观众们也都是人,并不只是互联网上一个个扁平的符号,他们也都有各自的家庭,同样有复杂的家庭关系,把这一份真诚的独白推送到他们面前,他们自然会对纪语芙的家庭关系做出判断,也会对纪语芙的态度多一些理解和共情。
这一篇长文随着互联网传播到了亿万观众的面前,纪语芙的童年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对于纪语芙的独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人支持她有人质疑她,但毫无疑问她的这篇文章热度空前。
心理学博主拿着这一篇文章分析纪语芙的家庭环境,以及这种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影响,结合文章与纪语芙早年的采访倒推纪语芙的成长路径,文章中的每一句话都能在纪语芙的行为模式和采访中找到对应的地方,网友感慨真的是印证了那一句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三期视频一共收获了一百多万点赞,几十万条评论中有不少人感同身受,博主又趁热打铁推出自救科普视频,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识别自己的心理状态,改变现状,总有重新人生的力量。这次的流量依旧不错。
大学语文课老师拿纪语芙的长文做范文,深度解析这篇文章的内涵,以此揭示中国人在表达上含蓄内敛的习惯,结果没想到被上课的同学拍下来发到网上去了,意外在互联网上爆红,弹幕里全是“666”,“好有文化啊”。
有网友热心总结了视频的主题:即童年凄惨,爸妈离婚,亲爹不爱,后妈不管,成年以后,打工赚钱,一脚踏进娱乐圈,从此全家吸血,所幸遇到真爱,苦尽甘来,结果又被家里人背刺,莫名其妙被骂。
一时间全网都有些怜爱她纪语芙了。
不过有网友发现了新的重点,在纪语芙的评论区吵成一团。
“不是吧?什么叫做不会放弃家庭责任啊?还要继续让他们吸血啊?服了!”
“不是吧,姐,你都是新时代读记女性了,你还让他们吸你的血啊?你不反抗的吗?”
“不是说要斩断吗?你这些年给的钱也够多了,还不够吗?还要忍到什么时候啊?”
“姐姐,你清醒一点,这样有毒的家庭,不值得你去帮扶了,他们从来没有当成家里人,接受现实吧,就是有父母不爱孩子的!”
江云通过大屏幕实时监控各大平台的舆论,看到一切都朝着预期中的方向发展满意的勾了勾嘴角,正忙着指挥公关部手机突然响了,她接通电话:“喂,你好……”
“你好,云姐,我是娱乐周刊的记者,我想请纪语芙小姐接受我们的视频采访,不知道方不方便呢?”
江云丝毫没有被骚扰的不耐烦,她饶有兴致地问回去:“你们想问些什么呢?”
娱乐周刊记者大喜:“主要是想采访一下纪语芙衔接,对近期流言的态度,自己她接下来如何去处理家庭关系,您知道的,现在舆论闹得很凶,如果能够借住我们平台辟谣,这对于纪小姐来说也是非常有力的澄清,不知道……”
记者的话还没说完,江云就已经没有再陪她客套的耐心:“不好意思,近期行程已经满了,不方便接受采访!”随后果断挂断,她转头继续吩咐公关部:“加大推送力度,无必要让所有人都看到!”
只有饵料足够大,才能钓到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