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弘带着几分敬意,来到安置流民的住处,招揽那传说中神医。
当他踏入屋内,眼前的一幕却让他微微一愣。
只见屋内坐着一位年迈却精神矍铄的老妪,她便是华道婆。而在她身旁,却坐着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少年,正低头整理着药材,那便是锦绣。
冯弘心中诧异,他原以为神医应是位须发皆白的老翁,却没想到竟是个老妇,而且那旁边的小少年,细看之下,恐怕也是女子所扮。
华道婆抬头望向冯弘:“天王派你来,可是为了招揽我这老太婆?”
冯弘连忙躬身行礼,态度诚恳:“正是,神医之名响彻燕国,我军正需如此人才。还望神医能大发慈悲,助我军一臂之力。”
华道婆轻轻摇了摇头:“我这老太婆,一生只愿救死扶伤,不愿卷入那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天王的好意,我心领了,但请恕我不能从命。”
冯弘闻言,心中虽有几分失落,但看着华道婆心意已决,也不好再强求。
他转而看向锦绣,试图从这位小少年身上找到一丝突破口。然而,锦绣只是低头忙碌着,仿佛并未听到他们的对话。
冯弘叹了口气,知道再劝无用。他恭敬地行了个礼,道:“既然神医心意已决,冯弘也不便强求。只望神医能继续悬壶济世,造福百姓。我军虽不能得神医相助,但也会铭记神医的大恩大德。”
说完,冯弘便准备辞别而去。锦绣却突然抬起头,望向冯弘的背影,脸上带着几分惊讶与赞赏。
她没想到,这位天王的手下,竟然如此有礼有节,丝毫不见跋扈之气,颇有几分晋国之风。
锦绣微微一笑:“想来这位天王,也一定是气度非凡。”
华道婆微微颔首:“既然慕容长生已经退兵,我们也可以继续行医了,还有许多百姓需要我们。”
锦绣点了点头。
随后,师徒二人便收拾行囊,启程前往周边的城镇,去救治那里的病人。
另一边,慕容云忙了好些天,终于得空休息。他突然想起之前冯跋提到的招揽神医一事,便随口问了一嘴。
冯跋便如实相告,说那神医师徒乃是一个老妇和一个扮做药童的少女,二人都无意跟随大军。
慕容云一听神医是女的,便打消了招揽之意。
女子行医虽然并不罕见,但在军中行医确实多有不便之处。
于是,他便对冯跋说道:“既然如此,也就不必强求了,以后就不再去打扰他们吧。”
冯跋点头称是。
*
宋国,刘裕轻轻摩挲着手中那枚由工匠精心雕琢的假玉玺,其色泽温润,晶莹剔透,几乎能以假乱真。
“看看,你能分辨出这是假的吗?”刘裕得意地扬起眉毛。
刘义符一脸好奇与兴奋,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接过玉玺,仔细端详。
“确实难以察觉,制作得非常精巧。”刘义符开口道。
刘裕满意地笑了起来:“有了这个假玉玺,我们就可以证明上天授予我天命。向天下宣布我们是正统,让那些心怀不轨之人无处遁形。”
刘义符有些激动,眼睛闪烁光芒:“没错!我们赶快昭告天下吧,让那些宵小之徒知道我们的厉害!”
说完,父子俩相视一笑。
早朝时分,群臣聚集在宫殿中,气氛凝重而庄严。
刘裕端坐于龙椅之上,望着下首的众臣,缓缓开口:“朕登基数日,却闻朝中有传言,谓朕不适君王之位。”
臣子们面面相觑,却无人敢出声打断。
刘裕继续说道:“想当年,朕亲率大军,灭了后秦,收获了一枚玉玺。然而,当时众臣却都相信太守戴施所献的那枚才是真玉玺。”
他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观察群臣的反应。
群臣中有人开始低声议论,却都被刘裕的眼神所震慑,纷纷住口。
刘裕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朕为了防止那些心怀不轨之人,利用此事来攻击晋国的声誉,便一直将那枚玉玺深藏不露。如今,却不知是谁在暗中散播谣言,搅得朕心绪不宁!”
说到此处,刘裕示意一旁的内侍呈上玉玺。
内侍手捧托盘,步履稳健地走到朝臣面前,将玉玺高高举起,供他们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