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安娜 > 第11章 chapter:10 坦途

第11章 chapter:10 坦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985年,国家恢复了研究生推荐免试制度,即保送研究生,教育部对于推荐免试比例、高校的具体实施与推荐免试公开等制度都进行了全方位的,详细的规定,具体规定各个高校的推荐免试人数,不得超过本校毕业生的5%,各学校可根据本校情况,自行调整具体到各专业的推荐免试人数。

消息一经发布,她立刻意识到,幸运再一次地眷顾了她,上天看不得她这么辛苦,又这么努力,所以给她送来了一个不用努力的机会。

她立马去找了系里负责相关事宜的老师,想要询问相关事宜,他她刚碰到老师,还没来得及开口说明来意,正好赶上了老师也打算来找她。

“正打算来找你,安娜同学,你在学习方面的刻苦是出了名的,你打算读研吗?”

“老师,我想读研,一直在为研究生考试做准备。”

“是这样的,现在国家恢复了研究生推荐免试制度,也就是保送研究生,我们学校是有保研资格的。我们专业有两个保研名额,拿到这个名额,可以直升我们学校在北京的研究生院。你的各方面条件都很不错,完全可以称得上品学兼优,除了一开始第一学期的成绩不太行之外,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保送研究生还是很有希望的,你尽管可以试一试。”

不得不感谢贺知非的提醒,让她做到保持住自己的成绩,保证自己的每门功课专业绩点都是居高不下的,不然自己很有可能不会迎来这次谈话。

她回去之后,按照老师的要求,着手准备齐了材料,到了递交材料的那天,她才傻了眼,虽然仅有两个名额,但是来递交保研材料的起码有十个人,其中不乏有比她更优秀的,这不免让她有点紧张,她虽然做过专业第一,但那仅仅只是一次,只是没掉出专业前五罢了,而且最一开始自己的成绩也并不是很好,其他条件来看,她有的大家都有,在众多提交保研资料的人选里,她其实并不起眼,更不出众。

紧张归紧张,她还是安慰自己,自己这一路走来,没有一次不顺的,没道理这次还不顺,就算这次不顺,自己不也还能考试吗?

虽然说是保送研究生,虽然说是学校内部推荐免试,但还是要试一试的,而且是初试和复试,初试是笔试,复试是面试。

这样起码是好的,毕竟研究生考试是全国统一考试,举国上下同时进行,全国上下所有的考生一起竞争,这已经好很多了,竞争对手起码就只是学校里的这几个有数的人。

而且申请材料交上去,初审结束,候选人就剩五个了,已经砍了一半了,这就是件好事呀,当然也有不好的地方,留下的五个人里,自然是最优秀,也最难缠的人选了,自己更不起眼了。

接着就是等学院的通知,准备好初试,她不敢有任何懈怠,全身心的准备着考试,她把这场考试看得像研究生考试一样的重要,只是提前了,可能事实也是如此,推荐免试,也是要试的,只是不是全国统一考试了。

考试终于结束,她长舒了一口气,她的努力似乎是没有白费的,考试没有难住她,之前考试通知发出的时候就说过,这次考试的难度和全国研究生考试难度是一样的。

她自信自己一定可以通过初试,便开始积极地准备最后的面试,她开始着手准备面试资料,也把自己一半的助学津贴都拿去给那位考上华东石油学院研究生的,远在北京的学长打长途电话,也给对方写信,对方也是被她不厌其烦,给她写了一封长信,信上清楚地写明了自己考研面试时具体是怎么准备的,究竟是怎么做的,考官们可能会问。什么问题,难缠的问题该怎么应对,还赠送了她自己当初的全部资料,她根据这些资料,按照对方告诉她的一切,做了充分的准备,来迎接之后的面试。

初试的成绩公布了,通过的只有三人,她是名单上最后一个,又惊又喜。成绩单上,第一名远远超过她,另一个比她高不了几分,第一名在她看来很难超过,她应该专心和另一个竞争,把对方比下去。

但是命运似乎并不甘于让她和一个和自己不相上下的人竞争。在面试当天,她前往去面试的路上,她见到了那位笔试的第一名,对方似乎内急,放下手中的一大资料就像厕所的方向冲去,在她走近时,一阵风吹来,资料被吹散,有的被吹到地上,有的被吹到远处,她装模作样地走近,把吹到地上的纸张捡了起来。

之后她像远处走去,捡起那被吹散的纸张,果断将它们扔进了垃圾桶,好像那只是被人随便扔掉的垃圾一样,她只是做了一件很平常的小事。

面试结束了,她不知道对方究竟面试情况如何,她只看到了对方在面试完毕后,在走出被当成面试考场的小教室门口时,那垂头丧气的样子,好像脊梁骨都被人打断了一般。

对呀,那个人可是各方面条件最好的那一个,初审的时候,他的材料就是最优越的,比任何人的都厚,那是奖状证书等一系列荣誉堆砌的,初试的成绩也是最佳的,他似乎是注定会被保送研究生的,他一定也是对此志在必得的,却没成想落了这么一个结果。

面试结果也很快就出来了,不出意外,被通过的是他们两个实力不相上下的,办完了拟录取的手续之后,只等正式毕业后,办理最后的录取手续,就只等录取通知书,地址她留了贺知非在北京的地址,毕业之后直接去北京过暑假,等着开学。

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她积极地参与实习工作,积极地准备毕业论文,料理所有的毕业相关事宜,被自己的顺利毕业而做着准备。

余下的时间里,她尽可能地去赚钱,虽然大学这些年,学校里面包吃包住,助学金贴完全可以覆盖日常所需,再加上她一到了寒暑假就到处出去找活干,钱她是不缺的,甚至她算同学里面过得富裕的,还有一笔将近六百的积蓄。

她的毕业论文也被指导老师给予了高度评价,毕业论文答辩也顺利通过,她顺利拿到了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也办理了最后的研究生录取手续,办理了毕业的最后事宜后,收拾细软,直接买了前往北京的火车票。

到了北京之后,她直接住进了贺知非单位分配的宿舍单间,这个暑假,她白天依旧到处找临时工来做,尽可能地多赚点钱,一边等着华东石油学院研究生院的录取通知书。

通知书很快到达,邮递员将信封递给她的时候,她迫不及待的打开,她打开那印着华东石油学院研究生院的录取通知书,喜极而泣。这是她第一次靠自己的努力拿到录取通知书,这是对她努力的肯定,她以后一定会越过越好的,她这样想着,心里充满了希望,对未来的研究生生活,充满了向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