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野草生西南[年代] > 第72章 滇缅公路

第72章 滇缅公路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12月,中英双方在重庆正式签署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

同月,第一批远征军开赴云南边境,却因英军高估自己、不愿让中国军队深入自己的殖民地而拖延阻挠中国远征军入缅。

预定入缅的第一批远征军只好停留在中缅边境。

周立行和冯争鸣在这里短暂地相遇。

冯争鸣看着周立行身上跟自己军阶一样的军装,他先是愣神了片刻,然后上前给周立行一个大大的拥抱。

周立行当然知道冯争鸣误会了什么,他无奈地扯开冯争鸣,“别闹,不算参军,我是普通运输大队的队长。”

冯争鸣脸一黑,“普通运输大队怎么从缅甸过来?谁给你军服穿?战场上穿军服是要负责的!”

周立行摊手,“没办法,总局太信任我了,能者多劳。衣服是林玉道发的,说大队长都发了。运输队可以因此少受刁难。”

冯争鸣指着周立行,没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中缅运输总局确实也是准军事机构,他笑了,“行,能者多劳。”

周立行没说,其实已经有很多民间商队都开始帮忙参与军用物资运送。

兄弟二人并没有多说话,周立行奉命带领车队一起整队行动,并没有太多歇息的时间。

“珍重!”

“保重!”

1942年1月,英军一路溃败,无法阻击日军,这才慌忙火急地请中国军队入缅参战。

周立行带领车队刚好再次从缅甸运输货物归来,刚到边境线,便遇到了一队军人。

一本手册突然发到周立行手里,来的军人立正行礼后只说一句:

“据令,现已转入战时运输,请各大队自行组织学习手册!”

说完便转身离去,去等候其他车队。

周立行一看,是中缅运输总局发到每位大队长手里的运输手册,还有一张通知单。

通知单告知,周立行车队的目的地是缅甸腊戍。他们既要在沿途站点卸下军用物资,也要将腊戍的物资运回国内。

手册不同于日常的内容,这里面着重宣讲了战时运输注意事项,对战运时的鸣笛、开灯、停驻都做了详细规定;并讲解了简单的军事知识,又有防空、防炮、防毒事项,还有野外生存的一些知识。

周立行立马明白,这是大军要进攻缅甸了。

周立行只花了很短的时间就熟悉了手册内容,立即同沐明实商议。

此时的沐明真已经成为周立行最得力的助手,是队伍里名符其实的副队长,二人商议一阵后,立即将所有车队人员召集起来。

凛风瑟瑟,旌旗飘扬,周立行站上车顶,将通知

“各位弟兄姊妹,我们已经进入战时状态。”

“这些时日以来的运输,我们已经牺牲了一部分兄弟。想必你们都很清楚,战场上不是平日里的舞刀弄枪,不是个人勇武就能战胜敌人的飞机大炮。”

“咱们车队接受的是军事化管理,命令高于一切!纪律就是生死!咱们既然来了,就不是怂包。现在莫老开口说堂口如何了,我们是中国人,努力抗战也不单为堂口争光,是为中国生存。”

“虽然我们不像当年方舵把子那样直接进战场,然而,战场上所有人的补给,都要依靠我们,我们跟不上,我们就会害死他们!我们也相当于进战场了,兄弟姊妹们,雄起!”

车队之人都在下面,谷娃子已经当上了小队长,平时看起来笨憨憨的石娃子也以跟在队伍里领人做搬工,他们和大家一起在下面仰视看着周立行,看着他们的舵把子,说着令人热血沸腾的话语。

周立行随即让沐明实将手册内容教给中队长和女队员,再由她们拣选精要向队伍宣传。

沐明实是云南本地人,自幼跟着商队东奔西走,对滇西和缅甸这些丛林地区的危险认识很深,她不仅让女队员们将手册抄写好,还立即通过官方渠道申领、私商渠道购买了许多药品。

同时,沐明实还通过昆明分堂的哥哥沐明真,准备了许多中草药包,以及为车队的人想方设法购置了布鞋、手套、绑腿、面罩等物品,还让女队员们编写野山生存须知——在她看来,这份手册一看就编写匆忙,撰写之人对野外毒瘴的认知不够深。

她甚至跟周立行做好了,万一哪天在运输途中被轰炸,不得不遁入深山丛林之后如何存活的预案。

*

2月,中国远征军第一批部队十万余人,陆续进入缅甸。

这是当时中国最精锐的部队,其中有中国第一个机械化军第五军,坦克车、拖炮车、弹药车、救护车、通信车、辎重车、步兵运输车浩浩荡荡,从缅甸敢来运兵的红头大卡车跟随犹如钢铁巨龙,出保山、过怒江、走龙陵、越芒市,直奔国门畹町去缅甸。

部队出征,军容整肃,各族民众围拢到他们付出骨肉生命的道路上,为远征军送行。

有的头人按习俗在路口摆香案,垒祭台,杀牲献祭。

有的部族为出征的男女士兵献米酒,敬山茶,祝愿他们胜利归来。

那时,漫山芸香草开花了,传说这是武侯诸葛亮的遗言,此草开花之期,吾将重来矣。极少开花的芸香草,仿佛是为了欢迎远征军一般。

同时,中缅运输总局开启了战时的大抢运,高原之夜,千山万壑之间,险道之上,数千辆汽车在嘶吼呐喊。

周立行的车队跟随进入缅甸,抢运军火。

汽车像一只只蚂蚁,曾经那些各怀心思在这条路上发横财、赚外快的各路□□白道,都加入了抢运的队伍。

日本人若是打赢,这些武器、炸弹、石油等军用物资,不运走,就会留给日本人攻打中国。

这是一条周立行记不得跑过多少回的熟路,他也已然半夜在山坳里翻过车,被轰炸的时候狼狈地多往路边坑洞,超重运输时候命悬一线的狼狈……汽油味、黑油味、刹车油味、臭汗和血肉压烂的混合味,让他永生难忘。

军人、商队、劳工、南洋华侨们一起在轰炸中转运货物,人员的死伤如同风吹落树叶一般,轻易,随时凋零。

如同当初修建这条道路的时候一般,通行于这条道路,死亡依旧如影随形。

周立行在车队上,还远远地和冯争鸣打过一个照面,他们没有时间说话,仿佛风吹过山岗上偶然相聚的两片树叶,瞬间随着各自的方向走远。

3月,一开始,远征军捷报频传。

然而,到别人的土地上打仗,怎么可能得到百分百的支持?

缅甸人憎恨殖民的英国人,认为远征军是来帮助英国人的,他们怎么可能真正帮助远征军?

茂密的热带丛林并不适合机械化作战,春季已经超过四十度的温度更是让士兵们不适,地形不熟,情报不灵,缅甸人以为日本人是帮助他们独立的,四处下毒搞破坏,英军也揣着自己的傲慢和鄙夷,这样的战场太多艰难。

周立行带领的车队,更加忙碌地运输着武器、药品,有时候返程回云南,也会运输一些残疾的伤兵。

他的车队上,有总局配置的电台,电台由沐明实保管,两位女队员负责发报和通译。

3月8日,日军攻占缅甸仰光。

此时的滇缅路是唯一的国际交通线,汽车、汽油、轮胎、兵工器材等军用物资都从仰光启运入国内。日军攻占仰光后,滇缅路就被切断了。

一旦滇缅路不通,中国当时的战备物资,只够使用三个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