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野草生西南[年代] > 第77章 滇缅公路

第77章 滇缅公路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滇西大反攻开始了。

美国和英国的飞机穿梭群山,看到东岸重炮排山倒海般把炮弹倾泻到日军阵地,炸起的黄尘和浓烟直冲云霄。

日军的火力不再是优势,他们死守,盟军猛攻。

到后来,日军反而打起了游击。

他们一起攻坚腾冲,血战松山。

松山已经不是普通的荒山,而是日军苦心经营、重兵助守的坚固防御体系。

松山不是一座山,是一个山群,大小山丘错落,山下是腊勐街,滇缅路从松山穿过。

日军的一个工兵连队在这里足足干了一年,拉来几千民工挖山,据说山头都被掏空了,碉堡地上三层地下三层,占据所有制高点,储藏大量食品弹药,并设有小型发电厂。

日军的主堡内有重机枪,子堡及侧射堡内有轻机枪,交通壕内有步枪、枪榴弹、掷弹筒,主堡后有迫击炮,在阵地前编成浓密火网。

这里拿不下,滇缅公路就无法开通,无法向龙陵继续进军,两头的部队无法接头,那边能过来的人很少,这边能过去的人不多。

在这里,远征军总共发起了八次进攻,每一寸草木都染上了鲜血。

在这里,他们从6月打到了8月,死伤无数。

在这里,由于青壮年大量死亡,军队征召来负责杂务和照顾伤兵的娃娃兵们,也走上了战场,他们最小的,才9岁。

运输队要在松山碉堡的攻击中,用性命当赌注,将军火运往战地。

离开了后勤运输,任何部队都无法长久作战,战争打到后期,本质都是在比承载国力的后勤运输能力。

周立行见惯了死亡,但每天都看到士兵的死亡和司机的死亡,他依旧会感觉浑身幻痛。

仿佛每一颗子弹都打在他身上,仿佛每一次爆炸都割裂他的躯体,仿佛每一次死亡都让他看见黄泉。

在第八次进攻的时候,破釜沉舟的军队决定炸掉这个“伤心岭”,把松山主峰连同日军一起炸掉算了!

军工兵团开始挖堑壕,他们要将颗能给到延伸到松山主峰底部,他们要挖掘出足够的药室,要能放10吨□□。

同时,也要有运输车,能运来10吨炸药。

周立行在阵地上,看着那车队疯狂地冲破防线,看着自己人努力压制日军碉堡火力,看着一辆辆的车坠落山崖。

他只能看着,要等足够的炸药到,才能拔掉松山上这颗最难拿下的钉子。

他只能看着,然后刚见面不久的唐浩子,死在了运输途中。

得知唐浩子死讯的那个晚上,周立行做了一场噩梦。

梦里什么都没有,只有声音无奈地念着八个字:

【刑克至亲……孑然一身……】

他猛地惊醒,然后再难入眠。

*

这一回,远征军再次向松山发动攻击,猛烈的炮火,冲锋的步兵,一切都和之前一样,牺牲在所难免。

这一次,往上冲的,是敢死队。

周立行所带的队伍,全员参与了这次任务。

他们不是去寻死,而是所有看到了娃娃兵的大人,都选择了加入敢死队。

他们看着那些孩子,如同看到了自己的弟弟,自己的儿子。

娃娃兵还那么小,可是孩童走上战场,就说明他们家里的父兄已经死绝了。

他们是大人啊,怎么能看着孩子上战场……

同前几次一样,攻击部队接近主峰的时候,敌军开始疯狂狙击,为了牵扯所有的日军往松山主峰上聚集,外围部队退出了火力点安全隐蔽。

中间那一部分敢死队,则要尽量在最后时刻离开,他们不能太往前,以免做无用的死亡,也不能太往后,不能让敌军发现他们是佯攻。

留下来的,都是久经沙场的精锐战士。

枪炮声渐歇,时间快到最后那一刻,大家要退离的时候,一只日军突袭队不知为何,竟然早早摸出地堡,离他们不远,架起冲锋枪扫射。

他们狂妄大笑着,仿佛提前庆祝第八次守住了阵地。

这一番扫射,让一部分人未能及时撤出。

周立行匍匐在地不敢动,却发现身边的谷娃子趴在地上抽搐。

周立行一眼看出来,谷娃子中弹了。

按照爆炸设置的时间,他们应该要赶紧离开。

可是,很明显,现在他们撤不了了。

周立行看了看手表,那是他和冯争鸣在八莫城里对过的表,此刻显示的时间,还有十分钟,这个松山的山顶就会被炸平。

他的心中一片平静,他挪到谷娃子身边,把手放在了谷娃子脸上。

谷娃子笑了,他反手握住了周立行的手,“哥,我和石娃子,这辈子跟着你,也算是当英雄了。”

周立行点头,“是啊,方大哥把你们俩放我身边,我们又一起去见他。”

谷娃子眼中的泪落下来,“你和冯争鸣,阿涅结拜了兄弟,我和石娃子是你的小弟,都没有结拜过……”

周立行跟着红了眼眶,“是我对不起你们。”

“哥,你别哭,我们啊,都对不起婆娘……我和你一样,都没看过孩子出生呢……”

谷娃子伸手去擦周立行的眼泪,他知道周立行很久没有哭过了。

“哥,别管我,枪声停了,还有时间,你往后退,往树上爬……”

“哥,黑老鸹说过,要保佑你的……能活下去,还是要活下去的……我们都死了,婆娘们咋办……”

“哥……快走……”

……

大地颤动,巨响如雷霆震怒,崩山裂石的力量让一切急剧翻腾,黑烟直冲云霄。

隐蔽在山下的士兵们,在怒吼和厮杀声中冲了上去……

……

1948年底,云南昆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