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愣了一下,然后应声说,好。
奇乐事件他们早有耳闻,只是在解决上一个事件的期间,分不出多余的精力去特别关注。
开始后便可以放任好奇心去追踪过程,探求结果。矛盾后必定有自洽,模糊最终会显露真相,期间需要小心再小心,虽然他一向谨慎,可是不得不承认,这一次……他会死也说不定。
这并非是对自己推理能力的不自信,正相反,这是基于自己分析结果的合理推测。他并不畏惧死亡,反而如同野兽一般,对隐藏在森林之中虎视眈眈的另一只对手充满了兴味。
对方一定也一定会在暗处紧紧盯着他的一举一动,想在什么时候摁住他的弱点,咬上他的脖子,然后一击毙命。
死亡概率比起他只大不小,这很公平。
将汤匙放回杯中,L转头望向窗外。
他们身处一栋大厦的顶楼。耀眼的朝阳正从曼哈顿的城市边际线处升起,底下无数摩登大楼高耸,街道穿梭其中,组成了一大片人类的森林。
无数人活着,也无数人死去。
没有人可以有不同。
即使他号称神明。
05
回到夜神晴子这个人身上来。
奇迹的生还和巧合的失忆,可疑。
本不应属于“夜神晴子”的生活习惯,可疑。
和奇乐的关系以及对奇乐的态度,可疑。
与此相对的是接近于“无”的防备,无数线索相当于直接摊开在他的眼前。
“保护”期间他毫不客气地对对方的每一处细节留意,然后如同取证般收纳入大脑,来回审视。
在接过她递过来的曲奇时,一边在脑海里闪回过滤“她是失忆的奇乐”“她掌握了奇乐的某样把柄”“她正被奇乐精神操控”这样不成熟、缺乏依据、说出来会惊掉所有人下巴的猜测,一边心安理得享受少女的帮助,毫无异样地点头说“谢谢”。
然而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样可疑的事:他的大脑似乎开始对此工作过程愈发乐此不疲。
虽说他一向享受分析的过程,可也仅限于对思维运转以及对案件结果好奇程度的享受。
等他发现,他并未有意去驱动大脑进行这样的信息处理时,对方的信息已经被感官欢快贪婪地收集完了:
她从门口进来了,比昨两天的时间点稍晚一些,和松田一前一后:两人在走廊上进行了一场五分钟以上十分钟以下的谈话。
进入房间以后,视线同往常一样第一个落到他的身上:没有异样,对他比对常人投入更多的关注度。
她走动几步,步伐没有往日轻快:刚刚的谈话或许触及了什么让她沮丧的要素。
她偷偷往自己这里看了一眼才拿起桌上的资料开始翻看:对他的警惕敬畏放下了一点,但不多。
相较日本人阅读速度的平均水平,视线停留在汉字上的时间要快而假名上反而更慢一些:是否与大脑损伤后遗症有关存疑,大脑语言系统方面的研究依然缺乏,他倾向于认为不是单纯的失忆。
……
如果仅仅是这些,还可以勉强归为“侦探正常的职业习惯”,只是稍微有点过分析了而已。
可当她的站位、她的表情、她为了凑近看屏幕搭在椅背上的手、身上的香气以及毫无意义的废话都开始注意时,他就不得不开始审视起自己近来在某些时候疑似处在过兴奋状态的大脑。
他细细思考着,也不耽误正在进行中的工作。
“也就是说,奇乐之间的联系比我们想象中更不那么紧密,他们之间有合作,也一定有矛盾,”相泽在听完L的分析后点头道,“难怪龙琦你要求监控调查不到一点线索的媒体方……对了,你之前说的‘第二个原因’又是什么呢?”
“我不是变态。”L突然说。
“诶?”相泽愣住。其余专注听着的人也面面相觑,摸不着头脑。
只见L把视线转向一旁的晴子,然后在对方茫然的眼光中对她上下扫视了一遍,自我肯定般结论道:“不是这个原因。”
晴子:“?”
还没等众人的疑惑凝结成实质的问题,L转回过头,继续回答道:“因为媒体是事实上奇乐杀人的第二凶器,而基于某些人群的自私和短视,我们对其的控制程度甚至不如第三奇乐……”
排除掉一个诡异的假设,如果根本原因不出现在自己这边,那么就证明是“夜神晴子”相对其他人出现了特殊性。
06
夜神晴子与“特殊”二字实在有点格格不入。
从小到大的经历他私下已经过目三四遍,熟悉到现在能精准说出她国中时隔壁社团戴眼镜的经理的名字以及常去甜品店的人气商品有哪几款。
可奇怪的是,正如一开始对她的观察一样,思路往往会从调查的正轨岔开深入到“高中曾在文化祭上的鬼屋被吓到抱着同班同学的腿大哭”这样的细枝末节上,然后一路滑坡,关注点落在细节处,重新激起更多的好奇。
这个分析过程一直持续到他们前往神奈川的时候。
已知:他的大脑需要美味的甜点来提供充足的能量以及情绪上的激励,起关键作用的东西需要同时兼具这两样条件,甚至效果更为直接强劲。
那么答案就不难得出来了:
激素。
窗帘被倏地拉开,迎着霞光,L的瞳孔微微放大。这一瞬间的同时,他也听见了自己自己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