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高廉这次的要求卫耀华并不觉得过分,甚至可以说,他们早就准备好了,在很久之前,在大堂哥始终不愿回国,在卢兴伟商海崭露头角之时,他们就已经开始搜集信息,整理资料,就为了有一天卢兴伟能够用得上。
现在这份资料在卢爸爸的命令下交到了高廉的手里,终于,高廉对卢氏有了清醒的认知。
资料送过来后,高廉就央着卢兴伟帮着分担一部分,拖着他一起看。晚上两个人挤在沙发上翻着卢氏的派系信息,高廉合衣靠着沙发,而卢兴伟枕在他大腿上,仰面而躺,客厅里鸦雀不闻,只有翻动纸张的沙沙声。
卢兴伟忽然出声,“杜氏原来是自愿跟卢氏联合的。”
“嗯?”高廉应了一声,眼睛不离手里的资料。
卢兴伟移开眼前的纸,对着高廉解释,“这次合并是我大学还没毕业那会儿有的,事情闹得还比较大,舆论特别不好,卢氏那一年有点风雨飘摇的感觉。那时候,家里还跟我和大哥提过,让我们进公司帮忙。”
高廉也移开手里的纸,问卢兴伟,“嗯,那后来呢。”
卢兴伟轻轻摇头,“不知道,我那会儿要毕业,忙成了鬼,我也就关心过这次一回。”他又仔细回想了一下,“大伯跟爸爸也就提过那么一句,后来就没下文了。”
高廉放下手里正在看的中基层管理人员名单,找到杜氏的记载,“杜家老爷子是退伍军人,转业后开了这家公司,而杜安梁从高中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制造,大学就开始创业,毕业就去杜氏帮他爸爸。”
他翻到下一页,“咦,这次合并居然是杜安梁起的头,也是他力排众议,把杜氏并入公司的。”
卢兴伟竖起大拇指,“这么看,是个狠人,眼光够准。”
高廉放下这几页纸,又找了股权分割,“眼光确实不错,杜家两父子在公司占了17%,是公司第四大股东。”
卢兴伟仰头,“王家占多少?”
高廉再翻了翻,“20。”
卢兴伟把脑袋摆回去,“比以前少了,我记得刚合并那会儿,王家占了三成以上。”
看来这么多年,大伯跟爸爸也没少用功啊。高廉在心里点评了一句。
卢兴伟继续看资料,顺口说道,“现在卢氏的股权是怎么分布的?”
高廉翻回第一页,“大伯占三成,爸爸是24,王家持有17%,杜家,呃,15%,剩下的在好几个小股东手里,像董家,就4%,然后社会股份约摸有个2%的样子。”
卢兴伟手臂唰的一下落下,“就这么几家?我记得五年前,还是六年前来着,还有十家呢。”
呃,高廉的眼神从资料上移到卢兴伟的脸上,对上卢兴伟惊讶的视线,感到有点微妙,看来大伯跟爸爸这些年,真没少用功,效果显著。应该主要是大伯的功劳吧,想到卢爸爸那暴躁脾气,高廉不予评价。
资料不少,但高廉看得也很快,两天的时间足以让高廉对整个卢氏内部权力结构有了深入的了解。
卢氏,是卢大伯一手迁就,国外起家,而十来年前也是卢大伯拍板迁回国内。回国后,和卢爸爸的工厂合并,奠定了今天卢氏的基本盘。
然后又在发展过程中,先吸纳了几家公司并入以获取资金,后又为扩大营业范围,进行了一系列收购,因此导致卢氏的内部结构无比复杂。
卢大伯也深知这一点,这些年一直致力于收回散落在别人手中的股份,力争兄弟俩手中要持有过半股份,保证卢氏不改姓换代。而他也确实成功了,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明里暗里,他几乎将一半股东踢出了卢氏的董事会,收回了他们手中股权。
所以,现在卢氏最大的股东是卢大伯跟卢爸爸,兄弟联手,占股54%,拥有卢氏的绝对控制权。
而第二名股东是王昌福和王荣华,原祥和集团董事长王祥的弟弟和侄子。祥和也是自愿并入卢氏后,但并入后祥和原董事长王祥并不甘心屈居于人下,一直在跟卢大伯进行争斗。后来卢大伯设局把他踢了出去,收回了股权,在这其中,王昌福王荣华父子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也是王家父子俩还能持有两成股份的原因,他手里握着卢大伯的把柄,而卢大伯手里也握着他的把柄,这些年来两方相安无事。
杜家是个例外,固然是杜安梁主动寻求合作,但合并的背后有舅爷爷的影子,杜家来历不简单。而杜爱华其人,军人出身,个性刚直,卢大伯碍于他的背景,卢爸爸则欣赏他的正直,这些年卢氏的风风雨雨都跟他们无关。
其余那些小股东,总共才挂有9%,于大局无干,但三大之间难为小,他们一直在抱团取暖,争取自己的利益,董江董成父子俩就是他们的代表。
理清脉络后,高廉开始讲笑话给卢兴伟听,“大伯一手造的这个权力结构还真挺稳固的,他跟爸爸高高在上,下面王家杜家,还有董家一干家族,三三分权。”
卢兴伟没理解,“稳固?”
高廉笑他,“权力结构金字塔最稳定,我们家高高在上,中间三家分权,两两牵制,再斗也斗不到哪儿去,范围小。”
可卢兴伟就更不理解了,“那现在他们上蹿下跳是想干什么?”
高廉笑得肆意,“董家是想咬你一口,而王家,”他皱起眉毛,“按理说,王家才多少股,现在闹起来,他也没啥机会啊。”
其实这也是卢大伯不理解的,卢家书房里,卢大伯正在跟助理讨论王家,“这些年,他俩一直挺安分的,我就想着留着他们对老三也是个威胁,老三也能少生些事。”
助理也不解,“是啊,如果把他们也踢出去,一来他们手里还有些旧情,二来,他们手里的股份一出来,卢总那边股份肯定会长,这就对我们不利了。”
卢大伯:“当年就是想到这个,我才愿意留着他们,谁知现在到留出祸来了。”